浅谈现代诗歌鉴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现代诗歌鉴赏

浅谈现代诗歌鉴赏   摘 要:现代诗歌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人的情感,可以从了解作者,知晓背景;寻找意象,体味意境;把握情感,揣摩主题;品味语言,剖析技巧等方面来鉴赏。   关键词:现代诗歌;了解作者;知晓背景;寻找意象;体味意境;把握情感;揣摩主题 ;品味语言;剖析技巧;鉴赏   浅谈现代诗歌的鉴赏   中国诗歌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是诗歌的海洋。诗歌以精炼的语言形象集中地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以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阅读大量的现代优秀诗篇,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大有裨益。那么,如何鉴赏现代诗歌呢?   了解作者 知晓背景   在鉴赏现代诗歌作品时,我们首先要知人论诗,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可以说,每一首诗歌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纸 船――寄母亲》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的主题:诗人以“纸船”为意象,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殊的意义――象征着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着诗人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诚心;象征着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寻找意象 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诗歌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 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郑愁予的《雨说》,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身在海外而关注中国大陆。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要教你们勇敢地笑”特意加之以“勇敢地”的状语,并对“笑”作拟人化的描写渲染,尤其富有意味。诗人把春雨这个意象拟人化,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不仅如此,对诗中的其他意象都作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如“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等等,俯拾皆是。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在说。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把握情感 揣摩主题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载体,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情感,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渗透在诗的字里行间。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情感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意象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情感一般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意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从而避免意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艾青的《礁石》是写礁石,着重写礁石的坚强、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从少年时代起,诗人就显示出一种倔强的品格。他不屈服于父亲的压力,毅然和地主的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决裂。而后他在敌人的监狱中,这种倔强又经过了淬火,变成顽强、甚至英勇了。历经二十多年磨难,使这种顽强变得更加沉勇了。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将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礁石”的光辉形象。“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一个“无休止”,一个“扑”,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见海浪之多,时间之长,它是决心要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