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现况与策略
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现况与策略
摘 要 我国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真菌感染的重要依据,而目前实验室诊断水平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本文对目前现有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回顾,指出了目前我国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的难点及发展趋势,并立足现有实验室检查技术及临床检查手段提出了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策略。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早期诊断 血清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519; R44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9-0004-04
ABSTRACT The incidence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China. Laboratory tes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fungal disease, but the current level of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for clin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laboratory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aboratory test. At the same time, we propose some strategie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based on existing technologies and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KEY WORDS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early diagnosis; serological diagnosis; molecular diagnosis; strategy
1 深部真菌感染现状
深部真菌感染指真菌侵入内脏、血液、黏膜或表皮角质层以下深部皮肤结构引起的感染,包括局限性的单一器官感染(如肺念珠菌病)和2个及以上器官或组织受侵犯的系统性真菌感染(如播散性念珠菌病)。由于深部真菌感染危害性大、病死率高,国外学者将这类疾病统称为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并制定了详细的确诊、拟诊和疑似3个诊断级别和相应的诊断标准[1]。虽然对此命名法还有争议[2],但是由于其诊断标准详尽,层次分明,国内临床多个学科制定的一系列诊断和治疗原则都是以IFD为基础制定的。
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的长期应用、各种导管在体内的介入以及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不断增加,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日益成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4]。近30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美国49所医院连续7年的监测资料表明,念珠菌败血症在医院感染败血症中居第4位,仅次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病死率则居首位[5]。中国近年来,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亦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念珠菌感染居首位,侵袭性曲霉病已成为器官移植患者常见的合并症,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中国人群中也很常见[6]。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分析显示,医院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1993-1996年为13.9%,1999-2000年的24.4%,2004-2010年为27.6%。从流行病学看,深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2~95岁的任何年龄区段,其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占83.1%[7]。尸检研究发现,75%的IFD病例在生前漏诊,而漏诊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IFD,尤其是烟曲霉等丝状真菌感染所致的IFD的实验室诊断水平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8]。绝大多数深部真菌病起病隐匿、预后凶险,患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很难与其他侵袭性疾病区分。
2 深部真菌实验室诊断技术现状
目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分为三个层次:确诊、拟诊和疑似。主要从宿主因素,临床标准和微生物学证据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宿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使用,先天性免疫缺陷等;临床标准主要是影像学、支气管镜等辅助检查的特征表现;真菌学证据主要包括直接或间接检测到真菌感染存在。其中微生物学证据是诊断的关键。如正常无菌组织镜检、病理或培养阳性即可确诊。对于酵母菌感染血清学证据也可确诊,如脑脊液隐球菌乳胶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