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化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及加工品质影响.docVIP

熟化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及加工品质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熟化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及加工品质影响

熟化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及加工品质影响   摘 要 燕麦需要经过熟化工艺的处理,即在燕麦磨成粉末之前,把籽粒炒熟,和面时用热水烫熟燕麦粉,通过蒸熟或煮熟方式食用燕麦食品,这样就是“三熟”加工。为了研究熟化加工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和加工品质的影响,针对不同处理过程的窝窝进行了营养指标测定、流变学特性测定、过氧化酶活性及白度测定、和感官评的测试分析和数据分析,得出了炒熟、蒸熟、煮熟的窝窝感官效果最佳。总的看来,炒熟对燕麦窝窝的整个营养和加工品质影响最大,是“三熟”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 燕麦;熟化工艺;传统食品;营养指标   中图分类号:TS2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3   燕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之一。燕麦属于禾本科燕麦属,可分为带稃型燕麦和裸粒型燕麦两大类。燕麦在世界八大粮食作物中总产量居第六位,而我国90%以上的燕麦种植面积是种植裸粒型燕麦。裸燕麦又叫莜麦,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其营养价值在谷类作物中居首位,含有15.6%的蛋白质和8.8%的脂肪。目前,人们对燕麦的营养保健功能的研究比较多。研究得出,在预防甚至是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上,燕麦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燕麦作物主要用于饲料,很少一部分用于食用。在国外,由于燕麦的营养特性、保水性和抗氧化性能够提高产品的加工品质和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所以燕麦主要被加工成早餐麦片、面包、饼干、燕麦纤维和蛋糕。而在中国,燕麦通过手工手艺做成风味小吃,如燕麦挂面、燕麦窝窝等。   燕麦传统食品加工中需要用到熟化工艺,也就是“三熟”加工过程。“三熟”食品必须经过“三熟”加工过程而制作的燕麦食品。在燕麦被磨成燕麦粉之前,把籽粒炒熟,并在和面时用热水烫熟燕麦粉,通过蒸熟或煮熟方式食用燕麦食品,这就是熟化工艺。三熟过程缺一不可,不然影响食用品质。   燕麦窝窝就是典型的三熟食品。燕麦窝窝也叫窝窝头,它的做法是在燕麦粉经开水烫面并和好面后,在表面光滑的瓷砖上放一小块燕麦面,然后用手把燕麦面团先推搓成片状,再卷成卷状,像蜂窝状把多个卷连在一起,在笼屉上蒸熟燕麦卷,故称燕麦窝窝。本文对“三熟”工艺加工后的燕麦窝窝进行试验,针对不同熟化工艺处理燕麦窝窝,对燕麦窝窝进行营养指标、流变学特性、所含热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等指标的测试,针对“三熟”工艺对燕麦窝窝加工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得出熟化工艺的影响程度,为人们在做燕麦食品时提供良好的建议,更有利于燕麦食品走上每家每户的餐桌上,成为主食大军的一员。   1 三熟处理对燕麦窝窝营养指标及加工特性的影响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本试验样品是由江苏省南京农业科学院提供的裸燕麦籽粒。裸燕麦分为两种,一种是炒制的裸燕麦,另外一种是未炒制的裸燕麦。裸燕麦均清洗干净后磨成粉末备用。   本试验所用的试剂主要有:β-葡聚糖试剂、无水乙醚、总淀粉试剂、直/支链淀粉试剂盒:爱尔兰Megazyme公司;另外,还要准备好分析纯的30%过氧化氢试剂。   1.1.2 试验仪器   本试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如下:德国公司生产的布拉本德黏度糊化仪;长沙长兴高教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R-15氧弹式热量计;澳大利亚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瑞典富斯-特卡脱公司生产的凯氏自动定氮仪;莜面窝窝机[1]。   1.1.3 试验方法   1.1.3.1 试验窝窝样品的处理   对试验样品的处理主要是使用传统滚筒式炒锅把裸燕麦炒熟。首先,用水清洗燕麦籽粒,然后把燕麦籽粒堆成一堆并静置,8 h过后,放在锅里炒制燕麦籽粒,当燕麦籽粒表面温度达到150 ℃时,15 min后再出锅,待温度降至20 ℃时,把它们盛放在保鲜袋中。对炒熟和未炒熟的燕麦籽粒样品进行磨成粉末操作,分别取500 g,磨碎后装入袋中,用冰箱冷藏保存。   1.1.3.2 燕麦窝窝的制作   用不同温度的水和不同种类的燕麦制作燕麦窝窝。把炒熟燕麦粉和未炒熟燕麦粉分为两部分,并进行两种和面操作,一部分是用常温水进行和面,另一部分则是用98 ℃以上的开水和面。和面时,把握好燕麦粉和水的比例关系,小心燕麦面团细软或者干硬;并对不同燕麦粉的加水量不同,炒熟的燕麦粉加水量为粉的85%,未炒熟燕麦粉加水量为粉的45%。然后,将4种不同方式处理的面团分别搞成圆柱状,并把它们放在莜面窝窝机中,连接装置摇动手轮,使成型的燕麦窝窝从面桶上端被压出。取下压出的燕麦窝窝,再分别作蒸熟和未蒸熟处理,经过8 min左右的蒸过程,制成窝窝。最终得到10个不同的燕麦窝窝,把这些燕麦窝窝放在38 ℃的恒温干燥箱中,烘干24 h,然后磨成粉末备用[2]。   1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