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高宗文教理念探讨
清高宗文教理念探讨
摘 要:《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卷帙最多的一部综合性丛书” ,也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强势皇帝眼中天下的反映。本文?⒁郧?隆皇帝主持纂修《四库全书》的相关史实为研究蓝本,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探讨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文教理念。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清高宗对于国家、社会风化的调控性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即是标举当代清王朝的正统性;从中观层面来看,即是指以修书为主要行为的文化盛举,这表现在对于重视文化教育上;从微观的层面来看,清高宗的文教思想则体现在学术上尊儒术而又不独尊儒术,文章风气上崇雅醇的立场的具体选择之中。
当然,宏观、中观、微观的文教理念的语录表现又是互相穿插的。乾隆帝的文教理念受到君王身份、和当时的时空环境的影响,于是与其政教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四库全书;圣谕;文治;正统观
1 前言
文化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范畴。文教,可以理解为以文风治教化,亦可以理解为以教化养文风。清高宗乾隆帝以文教治国的成功可以见出文化的力量之巨大,亦可见盛世人君文教治国理念的英明
在全书纂修过程中,不论是四库官员的选调、四部分类的编排、典籍录用的标准,还是对违碍、悖缪书籍的焚毁、窜改、抽改、存目等必须“粘签呈览,候朕定夺”,甚至连校核、缮写、分割贮存也得“候朕裁定”。乾隆帝对纂修工作抓得细致而具体,尤其对搜访来的大量书籍进行禁毁、窜改,更有别于前朝“兼收并蓄”的藏书做法。
乾隆对于此项文化盛举的重视程度之高引发了人们对其修书目的的思考。或曰“一是消灭清初史事之记载也, 二是遏止汉人之反清观念也,”或曰“一是宣扬他的文治盛世,二是消除汉人反抗清朝统治的民族思想,”或曰“想借以烧尽杀绝有民族思想的一切文化典籍”,这才是其“真正目的” 。这些看法固然都有一定道理,但有的失之偏颇,有的情绪过激,通过纂修《四库全书》是不可能“烧尽杀绝有民族思想的一切文化典籍”的。既然怀有此种目的,只将遗书中的有“违碍”者禁毁即可,又何必再将其进行纂修呢?
对此,我们应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乾隆帝的治国方略、性格爱好、传统观念等方面进行考查。从时代背景看,当时清王朝政权巩固、社会繁荣,出现了所谓“康干盛世”。当时的学术思潮是考据之风大盛,汉学家既研究经史,又考订古书,故辑佚之风盛行,乾隆编纂“四库”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从其治国方略和性格喜好上看,在乾隆执政的三十多年里,多次用兵,平淮、平回、西征金川,两降廓尔喀,征安南,抚缅甸,自诩为“十全武功”。具有雄才大略的乾隆帝,既有“武功”,又要“文治”。加之历代帝王又有采集遗书、充实府库、纂修典籍、强化教化的传统,如“唐之《艺文类聚》,宋之《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之《永乐大典》皆巨制也,既有康熙帝之《古今图书集成》足以比拟前朝矣。乾隆帝乃欲结集一空前之大丛书,以期压倒一切。”这既继承了历代帝王纂修典籍的传统,又符合了乾隆好大喜功的性格。乾隆在其“圣谕”中表明他纂修《四库全书》的旨意是:
“国家当文治休明之会,所有古今载籍,宜及时搜罗大备,以光册府,而裨艺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绝学。”
“嘉与海内之士考镜源流,用昭我朝文治之盛。”
这里,自称“辑古右文”的乾隆所表白的纂修“四库”用意只是表面的,深层的用意并未道出。为了巩固清王朝的政权,“寓禁于征”,消除一切反清思想意识;并利用藏书进行政事参考,继承往古的道德文化,培养忠于朝廷的统治人才;在宣扬文治之盛的同时,树立清政权的正统思想;康熙举博学鸿词科是为了网络、收买、软化知识分子,而乾隆建四库馆也是为了网络知识分子集中精力纂书以安其侧反,这就是乾隆降谕纂修《四库全书》的基本目的。
这一基本目的不论在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的层面都暗含于乾隆的文教理念之中。
2 宏观层面:明正统,去族界
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高宗为其颁有大量谕旨,因此可以说全书不仅是中华帝国最后的自足自信的知识体系的展示,也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强势皇帝眼中天下的反映。通过谕旨中的文史批评与对史书编纂或修改的干涉, 高宗有意识地为清廷论证了正统合法性,是一个典型的帝国意识形态建构过程: 通过史着的编修与体例的不断修正, 高宗不惜褒举明季诸臣, 贬斥本朝“贰臣”, 意在鼓吹正统;而体例本身即正统之体现,高宗以此以及一些技术性指示进一步确证了本朝为亘古未有之得统至正的国家。
1.肯认当下否认前朝的正统观
禁毁的书中多有因抵触本朝而废者。清高宗曾下令:“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自当在销毁之列。”如《邹忠介奏稿》,《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以下称为《翁稿》)注明“第三卷《辽饷末议》内”。遍检《总目》,未见著录。晚明至清初的著作大都从严审查,如《喜闻集》,《翁稿》认为“除粘签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