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真情铸建作文脊梁
用真情铸建作文脊梁
如果把语文教学的任务比作一座大山,那么作文教学则是耸立于这座郁郁苍苍、生机盎然的大山之上那最迷人的“金顶”。她既成就于山脚和山腰的厚重与承载,更傲然于自身独到的恢宏大气与纵横千里――“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正因为作文有高度,不少学生望峰而胆寒;因为其海纳百川的容量,不少学生止步于沧海一粟。唯有那真正爱语文,爱作文的学生能真正体悟作文的乐趣――披文入情,或情真意切,或鞭辟入里,我手写我口,何等畅快!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多数情况下是客观存在的,基于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实,笔者认为可以从本真的生活入手,用“真情”铸建作文的脊梁。
一.寻找生活中的“感点”,凸显作文情趣化
针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实用主义理论,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过针锋相对的观点――“生活即教育”,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虽然在不少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中的学生看来,受教育便是生活的全部,但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必须将孩子的眼光引导出来,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而言,生活才是教育的外延。作文是大千世界在学生心里映射而成的结晶,倘若不涉及生活,作文便会成为无源之水,失去生命力。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中有篇满分作文这样开头:
“足不出户,我已到达巴西。经过技术的切割,经过资本的流通,经过售货员“选择原木地板,享受绿色生活”的激情推销,来自亚马逊流域的参天大树,混合着奔腾咆哮的激湍飞瀑声,莽莽林海的窃语以及在这片热带雨林中生活了千年、万年的鸟儿的鸣叫声,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家中。”
之所以这篇文章能吸引老师的眼球,除了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深刻思想以外,更直接的原因该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感点”了。绿色生活从自家地板着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何等巧妙!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兴奋点也不一样,因此,即使是生活中同样的事物,映射到不同的人身上也会产生有不一样的结果,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正如“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一样的雷声,在猪八戒听来,不过是扰人清梦的恼人噪音罢了,而到了鲁迅耳朵里,则昭示着那股摧毁恶势力的力量到来。因此,必须引导学生用多情而又善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一事一景、一举一动。唯有这样,笔下才会有不竭的泉水,滋润那心间的半亩方塘。
笔者曾在秋日美丽的校园里邂逅这样温馨的一幕――水杉树林里,由金黄的树叶组成的两个字母I和U,加上中间一颗心的图案正俏皮地躺在地上,微笑着面对过往的行人。经过雨水浸润的深红树叶与一旁花坛里绿色的常青树交相辉映,极具视觉冲击力。可能在德育老师的眼里,这是一幅不得不回避甚至要摧毁的画面,因为这是英文“I love you”(我爱你)的另类表达。但语文老师的职业敏感提示我,这可能正是一个很好的感点!于是,我召集了十几个同学,趁着课间拉他们现场观摩,要求以此景为基础作文,体裁不限。结果,同学们写出了通讯、散文、小小说以及诗歌。但他们都巧妙回避了高中阶段谈“爱”色变的问题。其中一首诗歌更是被大家传为经典――
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没有人知道“我”为何创造了这个艺术品。
但是,所有人知道,
它是如此浪漫。
爱,一个简单的字,
谁知道爱代表了什么?
总之,所有人知道,
它是如此浪漫。
或许,“你”是一个陌生人,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或许,“你”是一个普通朋友,憧憬风雨同行,心手相牵。
更多的是,所有人知道,
它是如此浪漫。
所有人知道世间充满爱。
所有人明了生活如此美好。
因为,我们知道,
爱满人间。
能将眼前一景与爱联系起来,并将它提升到人类的大爱层面,不仅有趣更是有情,难能可贵。这也正好说明了一个问题,生活是美丽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其中的感点,也就具备了写好作文的基础,因为写作是生活酿造出来的蜜。
二.以“情”动“辞”,突出作文的人文性
“登山则情满于山”,因为有真情的流露,连最消耗体能的运动也会变得诗意盎然。作文也同样如此。若能将真情注入写作过程当中,作文会因为“人”的在场而显出有血有肉的丰满,人本主义也由此尽显。陶行知先生反复强调:“行是知之始。”在笔者看来,除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之外,更重要的自身在行的过程中要有体悟,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行才能通向知”。反之,如果学生写作文一味追求大而全的东西,缺少自己的感悟,就会陷入假大空的泥淖。王富仁老师曾经毫不客气地抨击过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这样一来,语言就不是作为负载自己真实思想感情的载体,而成了蒙蔽自己、覆盖自己的一层帷幕,把真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