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贵州锦屏林木交易习惯法律经济学分析
清代贵州锦屏林木交易习惯法律经济学分析
内容提要:清代锦屏林木交易习惯,以契约、碑文等为主要载体,在南方山地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属于初阶成文…形式的习惯法。它们不仅反映了当地历史上民族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而且也是老百姓自觉地创造民间法和政府正确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治理边疆的真实写照。本文兼采描述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田野调查的情况作一定层面的小结。
关键词:清代锦屏 交易习惯 国家法和习惯法锦学
中图分类号: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Ol一72―4
一
笔者于公元二OO四年炎夏,与师友一行数人乘车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就该地极富特色的清代林业契约、碑文等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田野调查。车先行至天柱县,而后驶向锦屏;在海拔上是先上坡,后下坡;在这一上一下之间,千山万壑在我们眼前辗转而过,其间林海莽莽,清凉的气息沁人心脾。这里的山林与别处不同之处在于:国内许多地方的山林是六、七十年代飞播造林的产物――低矮的马尾松林,据说这种林木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不太高;而天柱、锦屏一带是高大挺拔的杉木林,林木葱茏茂密,覆压数百里,沿路几乎看不到荒弃的山地,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是:此地的景致仿佛与电视上、图片中的中欧阿尔卑斯山麓小国瑞士、奥地利的景象差不多,只是没有中欧中世纪留下来的石头垒成的古堡,但这里有苗、侗等民族世代居住或进行文化活动的木结构建筑,所以锦屏也有了一个“东方木头城”的称谓。然而中欧瑞、奥等国的富庶与贵州天、锦一带的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笔者带着既惊喜、又困惑的心情开始了这次访问。
在锦屏,晶莹澄碧的清水江贯城流过,并从云贵高原东麓直下湘西丘陵盆地,而后改称沅江,并注入洞庭湖。该县地跨北纬26°,东经108°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县境内广布黄壤和红壤,多深沟峡谷,降雨丰沛,日照较少,适于杉木等经济林木的生长,于是该地又有了“杉木之乡”的美称。除杉木外,这里还生长着几十种国家珍稀树种如银杏、红豆杉、楠木、香樟等等。
锦屏的林业造就了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文化古城。这里有明代军事城堡――隆里古镇,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谪居于此,修堂讲学;更富于地方特色的是被誉为“百年环保第一村”的世外桃源一一文斗村,该村位于高峡山坳中,清江环绕,古木参天,是清代林业契约的集中保存地之一。我们在该县县志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重点考察了既赖造化、更属人工在锦屏种下的这两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无意对访问过程作过多的记述;写作时原拟题为《百年券书藏古楼。――贵州锦屏清代林业契约、碑文的文化意蕴》,但考虑到锦屏林业契约是篇大文章,不应匆忙草就;因此,本文仅对清代林木交易习惯,依据考察中的见闻和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二
锦屏林业肇始于明王朝在贵州征派皇木。《明实录》中对正德、嘉靖、万历三个时期在贵州采办皇木的情况均作了详细的记载。到了清朝,皇木的采办形成定制,按年征派。乾隆年间,湖南一巡抚上奏朝廷的有关奏文后来被传抄于民间,该奏文记载了官府在贵州锦屏一带采办皇木的一些情况:有的官员对苗民不问愿卖与否,即“给价砍伐”,对木行则是“轻价勒买”;但有的则以较为公允的价格,并依时令进行采买。频繁的征派皇木,使得贵州少数民族不堪其苦。
清代贵州苗境盛产优质巨木的消息传到东南各省,引来无数客商来此地采买木材,由此刺激了木材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锦屏这个“宜林山国”成为清水江流域的木材集散地。我们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收集到一些有关清代林业契约和碑文的资料,并到实地进行了一系列拍照。据该县三江镇卦治村一碑文记载:
钦命布政使衔理贵东兵备道总理下游营务处遇缺题奏道勇巴图鲁随军功加二级记录二十次吴
为晓谕事案。据黎平府属王寨生员王承立等具控茅坪舒占元等抗断翻案一案,前经黎平府据奉前往任道易转奉抚部院批饬,本署道履勘讯断,曾于腊亲往该处堪明访查情形,一面传集原、被告茅坪舒占元,王寨王承立,卦治文显奎、龙耀金、龙道云、文显柱、文显瑞等到案。查询得回来,大河、小河木植系三寨人分年轮流当江,嗣因茅坪与王寨肇衅,互控不休,历任所断,旋结旋翻,以致终无了期。
本署道因念抚部院岑批饬内有“该三寨选派公正首等公同当江,经收入多寡,定分摊之数目”等语,此因抚宪遥揣悬断之意,如遵宪批,照断公同当江,则甫经互控似难遽尔积怨,今办不如仍照旧规,三寨分年轮流当江,似易劝合妥善,兼适值三帮、五勃客绅廖道生等邀恩请息前来,亦系请照旧办理,每逢子、午、卯、酉年,大河、亮江、八卦河轮为茅坪当江,王寨、卦治不得私引客商越买;辰、戌、丑、未年轮为王寨当江;寅、中、巳、亥年轮为卦治当江,茅坪、王寨不得私引客商越买。自光绪七年辛巳正月轮为卦治当江为始,以后永远遵照。其有亮江、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