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朱文藻金鼓洞志史料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析朱文藻金鼓洞志史料价值

略析朱文藻金鼓洞志史料价值   金鼓洞,位于杭州栖霞岭北麓,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昔人伐石其间,闻金鼓下作,乃止”,洞因是而得名。康熙五年(1666),全真道士周明阳(元真子)云游其处,始构建屋宇,创设道院,广延弟子,奉丘处机全真之教,承龙门法派,称金鼓洞派。又传吕洞宾曾游其处,书“飞来野鹤”四字于壁,道院因是而名曰“鹤林道院”。清以后道教文献称引“金鼓洞”者,实多指鹤林道院而言。   《金鼓洞志》八卷,清朱文藻撰,分载仙迹、山水、院宇(院产、院规)、邻庵、祖教、法嗣及外纪。《志》名虽为《金鼓洞志》,实为金鼓洞鹤林道院而作。全书广征博引,考索勘正,寻真尚实,真实再现了栖霞岭北之图景。其杂采征引之资料来源有《宋史》、《金史》、《元史》、《湖山便览》、《成化杭州府志》、《万历杭州府志》、《名胜志》、《咸淳临安志》、《西湖游览志》、《钱塘县志》、《武林梵志》、《大清一统志》、《玉牒初草》、《日下旧闻考》、《辍耕录》、《甘水仙源录》、《草木子》等二十余种,既有正史,亦有地方史志,亦有私志及道教书籍,品类不一而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不仅对研究鹤林道院、全真教派助力甚大,对整个栖霞岭北诸胜与庵院等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朱文藻(1735-1806),字映?_,号朗斋,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①祖籍福建建宁县白眉村(村麓有泉名“碧溪”,后文藻将所居之堂名为“碧溪草堂”,并以自号,以示不忘先世之意)。父亲朱明试徙居杭州,娶继室蒋氏而生文藻。文藻早年丧父,家境贫窭,累试不第,然为人沉渊好修,积学渐富,尤长于史学、金石学。后经大学士王杰引荐,参与《四库全书》之编校工作,考异订讹,多成善本。晚年,参与阮元《山左金石志》、《?轩录》、王昶《西湖志》、《金石萃编》、《大藏圣教解题》的辑订工作,订正之力居多。朱文藻视界开阔、学养扎实、贯通文史,常为当世名流阮元、孙星衍、王杰、王昶等延纳,广为士人仰重。《清史列传》中称他“渔猎百家,精《六书》,自《说文》以下至钟鼎款识无不贯穿源流。又通史学,凡纪传、编年、纪事、通典诸书辄能考其缺略,审其是非”,梁同书赞他“一生积学笃行,著书日以寸计,至老不倦” ,应非虚言。   《金鼓洞志》征引的资料来源广泛,途出多门,有着较高的史学价值。粗列其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全面记录了全真道龙门派金鼓洞支派的发展情况      金元之际大盛于天下的全真道发展至明初,因明政府主推正一道而日渐式微,教派趋于分裂。清代初年,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传人王常月广度弟子、大倡玄风,并南下传教,支脉分立,使得龙门派的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全真龙门呈中兴之势,复归显宗。《金鼓洞志》详述了龙门派重要支派之一――金鼓洞派的发展情况,为研究龙门派中兴和清代道派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首先,《洞志》追本溯源,汇辑金鼓洞派祖师王?础⑶鸫?机的事迹,列录金鼓洞派的法嗣传承,理清了教派的发展脉络。金鼓洞派源自龙门派,因而朱文藻特在《洞志》中将王?础⑶鸫?机列为祖师,详述二人行迹。王?醋魑?全真道派的创立者,专述其事迹,非常详备,加上他与金鼓洞派渊源略远,朱文藻便直接援引全真道士李道谦所撰《终南山神仙重阳子王真人全真教祖碑》述其行迹,不作旁搜,而将重点放在“事迹散见诸书”的丘处机身上。他汇集了《金石萃编》、《日下旧闻考》、《帝京景物略》、《金史#8226;章宗记》、《山中白云词》、《辍耕录》、《元史#8226;道术传》、《甘水仙源录》、《草木子》、《谷城山房笔尘》、《山左金石志》、《道藏目录》等文献中关于丘处机行迹的记载,涉及丘处机的出身、入道、师承、与金朝的来往、应诏参谒元太祖成吉思汗、修行、建观、布道、交游、创作、仙逝、会葬、后人塑像志祭等诸多内容,十分丰富、全面。丘处机之下,《洞志》详细考述了丘祖十八高弟中尹志平、李志常、张志素、潘得冲、夏志诚、于志可、綦志常和孟志源八位事迹,再据《人海记》和《小直沽天妃宫住持李得晟碑》补全十八人姓名,即补上赵道坚、宋道安、孙志坚、宋得方、王志明、鞠志圆、郑志修、张志远、何志清、杨志静十人;②指出“邱处机弟子,见于李孟谦《甘水仙源录》只有八人(即《洞志》详述事迹之八人),其十八人姓名详朱昆田补遗《人海记》”。朱文藻认为道院始祖为丘处机可确定无疑,但支祖(龙门派)前四代则无从考证,“今取(丘处机)弟子事迹之有考者,详录于此”,是为了能帮助道院法嗣找到溯本穷源的修道门径,维系道统的传承,可谓谋深虑远。③      《金鼓洞志》中可以确定的道派传承是从第五代开始的,一共列录了十四代。第五至七代为顿空子静圆沈真人、平阳子真定卫真人、太和子常敬沈真人。第八代:赤阳子守元黄真人,茂阳子守木林真人,华阳子守丹程真人,玉阳子守一孙真人。第九代:明阳子太朗周真人(先后师从孙玉阳宗师、王昆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