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征分析.docVIP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征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征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征分析   【摘 要】《童年情景》是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曼的代表作品,既是其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也是其音乐创作观和高超创作技法的集中体现。鉴于此,本文从舒曼的生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谈起,就作品所独具的文学性、创新性和情感性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征;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84-02   一、舒曼和他的《童年情景》   罗伯特?舒曼(1810年-1856年),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音乐家,也是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音乐巨匠。自幼学习钢琴,并表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后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大学毕业后,舒曼并没有从事法律类的工作,而是重新回归音乐。先是主攻钢琴演奏,但是不幸手指受伤,于是转向了作曲和音乐评论。1834年,舒曼创办《新音乐杂志》刊物,开始陆续发表作品。包含《a小调钢琴协奏曲》、《童年情境》、《幻想曲集》、《大卫同盟舞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等。因为自身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所以作品表现出了鲜明的文学性特征,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赢得了“音乐诗人”的美誉。1840年,舒曼和老师的女儿克拉拉完婚,婚后幸福安定的生活,使他迎来了音乐事业的巅峰。特别是他的诸多音乐创作观点,在当时的音乐界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1856年,舒曼病逝于爱妻克拉拉的怀中,音乐夜空中的一颗闪亮之星就此陨落。《童年情景》是舒曼早期时候的作品,当时的舒曼正在努力追求克拉拉,因为与克拉拉在一起时,经常有回到童年的感觉,所以提笔写下了这部作品。包含《火炉旁》、《捉迷藏》、《孩子们的请求》、《骑木马》、《异国他乡》、《奇怪的故事》等13首作品,克拉拉在收到这些作品之后十分喜欢,盛赞这些作品形式洗练,情感真挚,即便是每天演奏多次也丝毫不感到厌烦。此后,施纳贝尔、霍洛维茨等钢琴大师,都先后演奏过该作品,可谓是钢琴套曲中的一颗明珠。   二、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文学性。浪漫主义思潮是最先发轫于文学领域的,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当时的文学家在具体的创作中,着力抒发个人情感,侧重于对理想和幻想的追求,并多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个非凡的神奇世界。一方面,文学和音乐本身就有着极深的渊源;另一方面,舒曼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并在文学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所以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就自然受到了文学的影响。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体裁方面。相比于古典主义文学来说,为了获得更加彻底的情感抒发效果,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者摒弃了古典主义的“大部头”形式,而是青睐于更加短小、灵活的体裁。体现在钢琴创作上,就是《童年情景》的诞生。舒曼并没有对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完整的记录和表现,而是关注于童年生活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片段,然后以钢琴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捉迷藏》,就是记录的舒曼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的场景,作品中灵巧的十六分音符,将孩子们尽情奔跑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无比的幸福》描写的是孩子向大人提出要求后得到满足时的情景,旋律自然而温暖,流淌着浓浓的温情。《梦幻曲》是13首曲目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在霍洛维茨的演奏现场,曾经有很多观众潸然泪下。作品可谓是一部典型的“小曲子”,篇幅短小,技法简单。但是旋律一响起,就立刻将人们带回了那个如梦似幻的童年世界中,有着丝毫不逊于大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正是因为受到了文学方面的影响,舒曼才成为了钢琴套曲创作的第一人。其次是在创作手法方面。相比于美术和文学来说,音乐既没有精准的造型,也没有丰富的语言,似乎很难对客观事物进行描绘。但是在《童年情景》中,舒曼却描绘出了多个动人的场景。比如第9首《骑木马》中,舒曼用切分节奏和第三拍有规则的重拍律动,生动描绘出了孩子们在木马上欢呼雀跃的热闹场景。第12首《入睡》中,节拍的重音和节奏律动并非是同时进行的,而是以相隔一排的形式刻意制造出一种晃动的不平衡感,好像是年轻的母亲坐在摇篮边上,轻柔地晃动着摇篮哄着婴儿入睡。可以看出,文学对于舒曼和这部作品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正是文学与音乐珠联璧合的佳作。   (二)创新性。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为了获得更加彻底的情感表现效果,并实现自己的个性化追求,从不同方面打破了古典主义以来所形成的很多范式和传统,并直接带来了音乐技法上的创新。舒曼的《童年情景》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比如在和声方面。古典主义时期,和声的色彩和功能都得到了相对严格的界定,作为浪漫主义音乐家来说则对此进行了创新。舒曼在这部作品中,就特别重视副属和弦的运用。比如在《梦幻曲》的22小节处,为了获得朦胧的音乐效果,舒曼特意使用了持续低音,造成和声混淆,同时采用了不完全解决的方式,巧妙实现了心目中理想的音乐效果。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