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译孟子三种误区分析
英译孟子三种误区分析
[摘要]典籍外译本担当着传承、宣扬中国民族文化,为西方汉学界提供研究资料的重任。译者必须重视典籍外译本的质量,如实、准确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通过比较当前流行的几个《孟子》英译本,可以发现译者在翻译《孟子》时存在三大误区:利用西方概念和经典教义简单“反向格义”孟子思想的误区;忽视语义的不确定性,机械翻译的误区;不重视训诂,错解原文的误区。上述三个误区各有其显著的表现和危害,制约了典籍外译本的准确性和忠实度。
[关键词]《孟子》;英译本;误区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1)03-0059-04
跨文化研究与翻译之难,六朝时期的鸠摩罗什曾经一言道尽:“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鸠摩罗什的感叹中蕴涵着诸多的困惑与无奈,“依实出华”多半只是一梦想。典籍外译本担当着传承、宣扬中国民族文化,为西方汉学界提供研究资料的重任。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和海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研究走向都会受到典籍外译本的影响。因而译者必须重视典籍外译本的质量,如实、准确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通过比较詹姆斯?理雅各(Janles Legge)、赖发洛(Leonard A.Lyall)、大卫?亨顿(David Hinton)、刘殿爵以及赵甄陶主译的英文版《孟子》发现,典籍外译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一、利用反向格义,西化《孟子》思想
格义是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其突出特征是利用中国传统经典教义和词汇翻译、解释外来文化。到了近代,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与传统的格义方向相反的新方法,刘笑敢将这种“自觉地用现成的西方哲学概念来对应、定义中国哲学观念、术语的方法称为狭义的反向格义。”根据他的定义,译者自觉地借用西方经典和概念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方法也可以被称作狭义的反向格义。在中国典籍外译中运用反向格义,虽然方便外国读者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但他们理解到的往往是西化、非中国化的思想,最终将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特性的消失。现以英译《孟子》为例,笔者将分别从哲学概念和孟子思想的译介两个方面看反向格义给中国典籍翻译造成的危害。
1、对《孟子》核心哲学概念的翻译
儒家核心哲学概念的模糊性与西方近代哲学的“精密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翻译时如果将它们简单地反向格义为西方概念,就会出现问题。王国维曾对此做过精辟入里的论述:“若译之为他国语,则他国语之与此语相当者,其意义不必若是之广;即令其意义等于此语,或广于此语,然其所得应用之处不必尽同。故不贯串不统一之病,自不能免。而欲求其贯串统一,势不能不用意义更广之语。然语意愈广者,其语愈虚,于是古人之说之特质渐不可见,所存者其肤廓耳。”显然,他认为译者在将儒家核心哲学概念翻译为英文时面临两大弊病:一是“求统一之弊”;二是“增古书之意义”。这两种弊病在译者对儒家核心概念“仁”和“义”的翻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首先看“求统一之弊”。以赖发洛的《孟子》英译本为例,他选择用“love(爱)”翻译《孟子》中出现的“仁”。“love”的最基本含义是“爱”,可以很好地对应“仁者爱人”之意。但在《孟子》中,“仁”除了指“仁爱”,有时还可将敬、诚、忠、恕、孝、爱、温、良、恭、俭、让等诸德都包含其中。诚如余纪元所论,“一方面,‘仁’作为四种成熟的德性之一,从‘不忍人之心’这一端开出,且是对他人的关怀性情感。这对应于孔子的特殊德性之‘仁’并应被译为仁爱。……另一方面,孟子也声称:‘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在这里也就不能继续被认为只意指‘仁爱’,它似乎更对应于孟子所论述的全德。”可见,“仁”的内涵极其丰富,在不同的语境下通常会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果用“love”简单对译“仁”,必将会“减古书之意义”。对“义”的翻译也是如此。“义”的最基本含义是做适宜的事情,究竟什么样的事算作适宜,要依具体语境而定。概括来说,孟子认为“适宜”的标准有三:符合正确的规律、符合礼仪、符合道德。赖发洛选择用“right”翻译“义”,但“right”仅仅强调符合道德意义上的适宜,不能体现“义”对规律和礼仪的强调。
其次,看“增古书之意义”。理雅各通常选择用“virtue”翻译“仁”。“virtue”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对其含义进行过讨论。李玉良和罗公利对他们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基督教教义以及罗马人对“virtue”的认识,得出如下结论:“从西方自古以来的传统解释看,virtue指的是人的一切品格因素。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它与汉语中的‘品德’一词的内涵是相当的。从逻辑上说,‘品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XEEPIA 001-2023 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新教材).pdf
- 海燕出版社六年度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pdf VIP
- TCWEC29-2021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OCR).pdf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初中美术折纸教学课件.ppt VIP
-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主题班会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ppt VIP
- 2025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小马宝莉英文第四季台词S04E18 Maud Pie.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