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杨贤江全人生指导体育思想与实践
论杨贤江全人生指导体育思想与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对著名教育家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的体育思想与实践的介绍,提出他的“金人生指导”的教育观点――针对青年学生进行以革命人生观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3-0016-02
杨贤江,(1895-1931),字英父,笔名李浩吾等,浙江余姚人(今属慈溪),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1926年担任《学生杂志》编辑。杨贤江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第一个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第一个确立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先驱者,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教育原理的专著,杨贤江的《教育史ABC》是我国第一部用唯物史观论述教育发展过程的著作,他主张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他提出德智体“兼有三育”全面发展,他还说体育不但具有强健体魄的作用,并且还能起进德、益智、促美的作用,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民族责任感、事业进取心等诸方面都有推动作用,体育运动是造就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等重要思想,其对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一、健康生活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前提和条件
“健康第一”是杨贤江体育教育思想的精华,
《健康第一》
(1922年)一文,提出了有关健康的五大要素:第一是多量的新鲜空气,强调在寝室里及日间工作、游戏时都须有清新空气;第二是有智慧、有规律的运动,认为不运动则人这台机器就要受阻滞而终于锈烂;第三是清洁,因为许多足以致死的疾病,如黄热症、霍乱、花柳病等都是由污秽而生,故一定要洁身自好;第四是排泄,认为通大便、清洁毛孔是健康的保险单;第五是不忧虑,世上有许多病症是因忧虑所引起或至少因忧虑所剧增,故不忧虑是最重要的。杨贤江认为,“如果心理不合洽、不快乐,而觉得失意、消沉,存在嫉妒、厌恶、报复的念头,便是老老实实地害自己,于是,我们身心的健康与成功便受着害处”。
所谓全人,有别于全知全能的人,是指“完善”的人,与“分裂”的人、“畸形”的人相对。从身、心两方面论述全人或完人,这一思想并非杨贤江首创。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宗旨》一文中,指出“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杨贤江在青年指导实践中,始终强调青年学生要树立全人观念,营造全人生活。他说:“在生活内容上讲,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全人的。有肉体和精神的两方面,精神依通常的分法,又有知、情、意三项。”专门守静读书,这是把肉体忽视了;专门游玩运动,这是把精神忽略了;只会讲,不会实行,这是缺少意的修养;只会盲动、不会思想,这是缺少知的修养;也有很会想、很会做事的人,可惜感情上缺少和乐和同情,就不能与人相处。这种种都不是全人的生活。基于全人观念,杨贤江把全人生活概括为四个方面:健康生活、劳动生活、公民生活、文化生活。杨贤江劝告青年:“日常生活上应有运动身体的工夫,应有读书研究的工夫,应有社交娱乐的工夫。”“应当及早养成全人生活的习惯,免致后来做个畸形的人生。”
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的青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自私自利、拘谨服从、孤独清高、意志薄弱、爱慕虚荣以及游浪享乐的多发期。基于此,杨贤江认为,青年要“明白世界大势,有志于社会改造,因以力学并实地活动”才称得上具有健全人格。所谓健全的人格应是建立在德、智、体(后又增加美、劳)之上的,“必兼有三育,融会精彻,始能成为完人。”如果只重视某一方面,那人格就会有偏缺,“偏于体育,贲获而已;偏于德育,程朱而已;偏于智育,仪秦而已。”这其中就包括了学问、健康、才干、志趣、情感等内容,强调了这种人格是自由的人格、美的人格。当然,劳动的意识与实践、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习惯与道德见解也是造成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革命人生观的确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20年代,杨贤江在《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倡导了一场对“怎样对待人生”这个青年最乐于谈论的热门话题的探讨。人为什么活着?杨贤江指出:“人生的目的,在对于全体人类有贡献,来促进人生的幸福。”他分析批叛了当时青年学生对人生目的的种种错误观点以及那种在苦恼的环境缠绕下,悲观、厌世甚至希望以“死”来换得“清洁不泊”的错误想法。杨贤江在分析当时青年的个人改造问题时认为,无论就个人改造而言还是就社会改造而论,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和革命的人生观是青年一代的头等大事。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