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粉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及体成分影响.docVIP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及体成分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及体成分影响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及体成分影响   摘要:用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配方中0(CK)、25%、50%、75%和100%的鱼粉,分别配制了5组等氮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9.82%),研究其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蝇蛆粉替代鱼粉的比例为50%时,泥鳅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同替代水平对泥鳅全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替代比例为25%及以上时,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泥鳅生长和体成分等指标,泥鳅配合饲料中蝇蛆粉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50%,该替代水平可以节省鱼粉用量,降低饲料成本,并对泥鳅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鱼粉;蝇蛆粉;生长;体成分   中图分类号:Q959.46+8;S96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321—04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鲤形目鲤亚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有土鳅、胡溜、鳅、真泥鳅等俗名,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以及印度等地[1,2]。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的河流、湖泊、池塘、沟渠、水田等腐殖质丰富的天然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分布最广、群体数量最大[3,4]。   泥鳅属底层鱼类,其耐低氧、善潜逃,有钻泥的习性,喜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多栖息于静水及有腐殖质的淤泥中,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泥鳅系温水性鱼类,其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30 ℃,最适水温为25~27 ℃[5]。当水温下降到6 ℃以下或上升到34 ℃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泥鳅会潜入泥层中进行休眠。即使在不摄食的情况下,泥鳅也能生存很长时间。冬季泥鳅在入泥24~35 cm的土层中造穴蛰居,直至翌年水温升至10 ℃以上且遇水后便钻出泥面活动[6]。   泥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其肉味鲜美,是高蛋白低脂肪类高档营养珍品[7,8];其肉或全体可入药,具有滋阴壮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和消毒散结之功效,对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贫血、腮腺炎、面疔、痔疮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体表黏液中含有抗菌多肽和多聚糖等活性物质[9]。泥鳅畅销国内外,尤其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很受欢迎。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及化肥、农药、工业“三废”等严重污染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锐减,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研制优质的泥鳅配合饲料,开展泥鳅人工养殖显得尤为迫切[10]。本研究用蝇蛆粉替代鱼粉,研究其对泥鳅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以期为泥鳅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泥鳅购自武汉市白沙洲水产集贸市场,挑选体态正常、健康无病的野生泥鳅,购回后置于室内水族箱中驯养2周,使其能主动摄食配合饲料。控制室温为(26±1) ℃。   蝇蛆粉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提供。蝇蛆粉粗蛋白含量为55.37%,粗脂肪为20.57%,粗灰分含量为7.89%,水分含量为10.16%。白鱼粉为进口美国海鲜牌鱼粉,其他饲料原料均由武汉高龙饲料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与饲料组成   试验饲料参照文献[11]的配方,略作调整,基础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见表1。基础饲料配方中白鱼粉含量为50%,用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配方中0%(Ⅰ)、25%(Ⅱ)、50%(Ⅲ)、75%(Ⅳ)和100%(Ⅴ)的鱼粉,配制成5组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9.82%)饲料,即5组饲料中蝇蛆粉的含量依次为0(CK)、12.50%、25.00%、37.50%、50.00%。将饲料原料充分混合,粉碎,过60目筛,制成粉状饲料,饲喂时再制粒。   试验在室内水族箱(65 cm×45 cm×40 cm)中进行,从2011年4月27日开始至5月25日结束,共计29 d。试验开始前停食24 h,挑选驯养后规格整齐、健康无病的泥鳅45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5组等氮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泥鳅。于每天9∶00和17∶00定点投喂,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3%左右,以泥鳅在1 h内摄食完为宜,并根据其生长、摄食情况作适当调整。养殖用水为曝气后的自来水,水深保持在0.10~0.15 m,水箱中无土,每3 d换1次水,以保证水质清新。试验期间水温保持在25~27 ℃。   1.3 生长性能及全鱼体成分的测定   正式试验开始前停食24 h,分别称量各箱泥鳅的初始体重,计算平均初始体重,试验结束后停食24 h,分别称量各箱泥鳅的终末体重,统计泥鳅的尾数,计算平均终末体重、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   增重率=(末均重—初均重)/初均重×100%;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