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雷雨中蘩漪心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雷雨中蘩漪心理

解读雷雨中蘩漪心理   摘要: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来解读戏剧《雷雨》中的人物蘩漪。以其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矛盾与平衡为主线,详细论述了她四段心理历程的特点,揭示出其悲剧命运是现实社会与人格共同作用下酿成的。   关键词:蘩漪;精神分析;自我;本我;超我      在戏剧《雷雨》中,蘩漪这一角色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作者以充满矛盾的剧情塑造了她强烈的心理冲突。本文就以其为对象,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她的心理历程。为此,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结构理论。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超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上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中间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影响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二、蘩漪的心理分析   1、第一阶段:本我欲望的满足受阻,与自我达成暂时的不稳定平衡   弗氏认为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循享乐原则,尽最大的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得到满足。这些欲望和冲动是本我运做的原动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长期积淀在自我之中。(朱刚,2006:141)蘩漪在没有嫁给周朴园之前是一个怀抱有梦想,性格单纯,对生活和爱情充满憧憬的妙龄少女。按照对弗氏的理论,蘩漪的本我最强烈的需求有两条:一是物质生活的满足,二是生理需求的满足,主要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满足。蘩漪嫁给周朴园这个家财万贯的富翁,使得她衣食无忧,充分的满足了她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本我快乐原则的实现,但是因为蘩漪和周朴园年龄相差悬殊,周朴园是个思想保守的男人、冷漠,无情的丈夫,给她的只有沉闷的生活和精神的压抑。所以,从性生理和性心理上两者就不相适应,也就是说周朴园不能够给与蘩漪在代表本我的性冲动方面的满足。这就是蘩漪痛苦的原因之一。   当本我的享乐原则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 自我有一种把外界的影响施加给本我的倾向,并且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本我中占主导地位的快乐原则(弗洛伊德,2003:15)。自我的现实原则告诉本我:我是一个富家太太,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住高级公馆、坐高级轿车,并育有一子,这样的生活已经是最好不过的了,在外人看来相当幸福的。自我以现实的原则为避免她过于痛苦而让本我看到已经拥有的或者已经被满足的方面,似乎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本我和自我之间此时达到了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就使得蘩漪还能够与周朴园生子并度过近二十年有了解释。然而我们知道本我的需求还一直存在,自我的合理化解释也只能是饮鸩止渴,只要有一丝机会,本能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寻求满足。   2、第二阶段:本我为满足欲望寻找到突破,为此而挑战超我,主导了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给本我的运作提供能量的是本能,这些原始的冲动驱使本我不断地向自我冲击,以实现欲望的满足。(朱刚,2006:141)在蘩漪几乎对生活绝望的时候,周萍点燃了她爱的希望。她与周萍年龄相仿。周萍帅气而有涵养,显然是能够在性生理和性心理上带给她满足的人,也是基于这样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才会产生爱情。尽管周萍是自己丈夫的儿子,两个人身份悬殊与伦理不符,但周萍给她内心燃起的被长久压抑情欲火焰,足以让她抛弃所有伦理和道德的束缚。因为尽管人爱的本能是广义的,但是在所有爱的本能的形式中,两性间的爱是最基本最强烈的最重要的。(朱刚,2006:142)于是在多年沉积的性的本能冲动驱使下,她发疯似地把全部感情加在了这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儿子身上,这无疑是本我受到长期压抑的结果。   此时,我们看到代表原始欲望的本我,已经冲破了自我的说教,挑战了超我的道德控制。超我告诉她:你已经为人妾,并生养了孩子,但是你现在却失去理智爱上了在伦理上是晚辈的儿子,这是这个家庭及整个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允许、不能接受的、是荒谬的,这就是乱伦!超我要求她回归到那个与周家名誉、伦理、道德等相符合周家太太身份。但是,蘩漪承受了代表超我的良心对自己内心的追问、指责和谩骂。自我此时无法平衡来自超我和本我的冲突,任凭本我的能量释放,自我只好在夹缝中寻得喘息的机会,虽然那是极端痛苦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