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仁爱思想对宋代司法影响.docVIP

论儒家仁爱思想对宋代司法影响.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儒家仁爱思想对宋代司法影响

论儒家仁爱思想对宋代司法影响   [摘要]中国儒家传统“仁爱”思想对宋代司法审判实践有很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尽力减少官府对民众的压迫;二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审判机制保障民众权益;三是尽量减少民众的讼累;四是限制刑讯并减少限制民众人身自由的措施。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国宋代司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宋代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仁爱”思想;宋代;司法影响   [作者简介]张文勇,河南大学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研究人员,河南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05-0093-04      “仁”是一个道德哲学范畴,内涵丰富。从结构上看,“仁”是“人”、“二”字的合写。《中庸》云:“仁者,人也。”许慎《说文解字》云:“仁,亲也。从人二。”段玉裁注云:“独则无偶,偶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可见,“仁”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在殷商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中未见“仁”字,“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是指一种美德。在《诗经》中,“仁”字两见,一是《诗?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二是《诗?齐风?卢令》中云:“其人美且仁”,均是指一种人的美德而言。到了春秋时期,“仁”字在《国语》和《左传》中逐渐多了起来。   这些“仁”的观念出现在孔子之前。还比较零散。随着西周末年人本主义社会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发现,孔子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把“仁”提升到哲学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仁”的一个核心思想即爱人。孔子对“仁”的内涵的最本质界说,要算是对“樊迟问仁”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仁的核心思想即为爱人,同时,孔子认为“仁”是一切美德的总称,并赋予它许多内容,形成了孔子的仁爱观。   孔子的仁爱观有两条重要原则:从正面而言。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要求承认自己欲立欲达的事,也要尊重别人有立、有达的权利和愿望;从反面而言,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认为凡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如此,才能“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仁”既是一个道德概念,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孔子进一步把仁的道德概念运用到各层面,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   后儒对仁学作了创新阐释。孟子在忠实于孔子“仁”精神实质的前提下,以孔子的话语体系为支点,把“仁”扩展为仁政,构建起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体系。孟子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仁政”导源于“仁心”。“仁政”即是将“仁心”由近及远扩展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汉代大儒董仲舒对于“仁”之内涵作了许多新的解释,更重要的是,他以阴阳学说为“仁”寻找理论根据。扬雄把“自爱”看成“仁之至”。刘向根据“爱人”的范围大小将仁分成“大仁”和“小仁”。韩愈提出“博爱之谓仁”(《原道》)。   到了宋代,朱熹以生解仁:“元者,天地生物之端倪也。元者生意,在亨则生意之长,在利则生意之遂,在贞则生意之成。若言仁,便是这意思。仁本生意,乃恻隐之心,苟伤着这生意,则恻隐之心便生。”“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心之德即仁。具体说来,心之德有四,日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即生意无所不包。仁即生生之道,生生大德。仁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仁心在天则为生物之心,在人则为爱人利物之心,所以,仁又是爱之理。”(《仁说》)      一      宋代司法官员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自然秉承了儒家“仁爱”的思想,认为在司法活动中对民众应怀有仁爱之心。宋代司法官员真德秀就说:“先儒有云: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且以簿、尉言之,簿勤于勾稽,使人无重叠追催之害,尉勤于警捕,使人无穿嵛攻劫之扰,则其所济亦岂少哉!等尔之上,其位愈高,系民之休戚者愈大。发一残忍心,斯民立遭荼毒之害,发一掊赳心,斯民立被诛剥之殃。盖亦反已而思之,针芒刺手,茨棘伤足,举体凛然,谓之痛楚,刑威之惨,百倍于此,其可以喜怒施之乎?虎豹在前,坑?在后,号呼求救,惟恐不免,狱犴之苦,何异于此,其可使无辜者坐之乎?己欲安居,则不当扰民之居也,欲丰财,则不当睃民之财也。故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在圣门,名之日恕,强勉而行,可以致仁。矧当斯民憔悴之时,抚摩爱育,尤不可缓。故愿同僚各以哀矜侧怛为心,而以残忍掊赳为戒,则此邦之人其有疗乎!此所当勉者二也。”具体来讲。宋代司法官员在司法活动中的“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尽力减少官府对民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