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车臣女人弹黑寡妇前世今生
解析车臣女人弹黑寡妇前世今生
车臣“黑寡妇”的前世今生
制造了3月29日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后,名噪一时的“黑寡妇”成为让俄罗斯人最恐惧的一个词汇。
她们来自车臣,是丈夫被俄军杀害的寡妇,身着黑袍,行动迅速,心狠手辣。制造了3月29日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后,名噪一时的“黑寡妇”成为让俄罗斯人最恐惧的一个词汇。在车臣,打仗历来是男人的事,何以女人走上战争的前台?
圣战在继续,拯救亲人般的村落。也许,全体人民都会做烈士。――车臣现代诗人 帖木尔?穆簇拉耶夫
帖木尔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曾参加第一次车臣战争。正如这句诗所体现的那样,面对俄国人的入侵,车臣人已经做好了全体成为烈士的准备。
3月29日,莫斯科地铁站连续发生两起爆炸,两名“黑寡妇”(28岁的教师玛丽亚姆和17岁的贾涅特?阿卜杜拉赫马诺娃)用血肉之躯向俄罗斯反恐战争发起挑战。她们的丈夫都是北高加索地区匪帮的头目,都在战争中被俄军击毙。复仇的怒火在她们胸中燃烧,于是,她们浑身绑满炸药,纵身成为“车臣烈士。”
在车臣,打仗历来是男人的事,何以女人走上战争的前台?
像男人一样战斗
车臣的传统是男权式的,当男人无法追求到自己心仪的女人时可以野蛮地将她劫走。在这里,野蛮可以与勇敢画等号,会受到称颂。所以,被劫走的女人会将忠诚与爱永远地奉献给这个男人。男人可以娶数个妻子,可以远行数年而不用担心妻子的不忠。但是,当妻子的安全或清白受到威胁或侵犯时,男人必须去?卫或复仇,直至牺牲生命。这固然是男尊女卑,但亦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一种约定,数百年来不曾改变。所以,当“黑寡妇”们走出家门代替男人成为车臣人抗击外敌的主力时,车臣古老的传统从根本上被重构。
普京领导的第二次车臣战争摧枯拉朽地将分裂分子赶到格鲁吉亚的潘集西峡谷。迅速的失败促使后者改弦更张,恐怖袭击成为最后的撒手锏。车臣古老的“阿达特”价值观要求人们在受辱后必须复仇,不惜为此丧命。面对家园的丢失,车臣人隐然感到了信心不足,于是,极端伊斯兰理念趁虚而入,“圣战”为所有的一切披上了悲壮的外衣。这样的背景,加上男尊女卑的传统,车臣的女人们走上了战场,用生命的粉碎证明车臣人的“复国”决心。
2000年6月7日,一个车臣女人披上只露出眼睛的传统黑色长袍,坐到摄像机前。她十分从容地将已经默念过许多遍的话语说了出来:人间已不必留恋,将身体和灵魂献给主就可以魂归天堂。她还警告俄罗斯人离开车臣,否则会遭到一系列毁灭性打击。在录像的最后,她对车臣的男人说道:“站起来!不要做女人,不要像女人一样呆在家里!拿起枪,像我一样去战斗!”
几小时后,她钻入一辆卡车,身上绑满了炸药。她冷静地驾驶着卡车,此时,俄罗斯警察和士兵还没有学会注意车臣女人可能带来的危险,她的车在集市上畅通无阻。突然,她使劲踩下油门,全速朝一个哨所撞去。随着一声巨响,这个女人被炸得只剩下了脑袋和几根手指,她带走了两个俄罗斯士兵的生命,让其他五个成了残废。在炸弹被引爆的一刻,她仍穿着那件黑色长袍,从此,穿黑色伊斯兰长袍的女人在俄罗斯人心中成了最恐怖的形象。从此,俄罗斯人知道了:在车臣,战斗的不光是男人。
这个女人是史上第一位“黑寡妇”,她的名字叫哈瓦?巴拉耶娃。
第一位“黑寡妇”
巴拉耶娃的“英勇”实践了“阿达特”。如果将车臣人的诸种价值观念进行排序,“阿达特”可以排在第一位,它是一种复仇观念,是让敌人血债血偿的观念。但是,“阿达特”从来都是男人的专利,巴拉耶娃用生命宣布男人垄断“阿达特”时代的结束。而在此之前,车臣妇女顶多面对摄像机举行抗议,也曾有一些女人钻到俄军坦克的履带下,用生命阻止敌人的前进。
在车臣,女人总是同丈夫和兄长等男性亲属有着心理上不同寻常的亲近。即使丈夫或兄长对自己再不好,当他被伤害时,女人都会受到极大的刺激,巴拉耶娃便属此种。激起巴拉耶娃仇恨的是她的叔叔阿尔比?巴拉耶夫的死去。巴拉耶娃赴死前一个月,阿尔比?巴拉耶夫被俄军炸死。悲仇交加,巴拉耶娃最终决定抛弃古老的传统,走上战斗的第一线。从她以后,车臣女人开始将自己的一腔愤怒直接倾泻到敌人身上。
将巴拉耶娃引上“人弹”道路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哥哥莫夫萨尔?巴拉耶夫。这位当时仅24岁的小伙子是车臣匪首“高加索狼”巴萨耶夫的左右手。一百多年来,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苏联都没有把车臣人逼到需要让女人出手的地步,但是现在,两人认为时候到了,因为车臣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就这样,“女子敢死队”横空出世,成员均是一些丈夫和家人被俄军打死的女子。巴萨耶夫和巴拉耶夫利用的正是这些女人因为亲人被害而产生的仇恨心理。
出于宗教狂热,巴拉耶夫把自己的两个妹妹也“贡献”给了敢死队,并让哈瓦?巴拉耶娃执行这支队伍的第一次任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