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普契尼歌剧音乐中民族语汇运用
论普契尼歌剧音乐中民族语汇运用
摘要: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独具一格的是,他将异国曲调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这些作品深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作品中的异国曲调分别采用日本、中国和美国的民歌,而这些民族语汇的运用是普契尼歌剧音乐中特有的艺术语言,勾勒出了作品奇妙的意境。
关键词:普契尼;艺术语言;民族语汇;典型;意境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普契尼是19世纪末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他创作的12部歌剧当中,其中有3部运用了异国曲调作为歌剧的素材。以日本为背景的《蝴蝶夫人》、以中国为背景的《图兰朵》和来自美国题材的《西方女郎》。在作品中运用异国艺术,可以说是他创作的独到之处,构成了他典型作品的独特意境.
一、艺术语言在歌剧中的运用范例
1.《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于20世纪初根据伊利卡和贾科萨的脚本写成,而这个脚本又是用约翰#8226;路德#8226;郎的同名小说编成。歌剧描写了一个名叫巧巧桑的日本姑娘和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恋爱、结婚,后遭遗弃而被迫自杀的故事。因为巧巧桑生性活泼、可爱,在她还没有结婚的时候,人们称之为“蝴蝶姑娘”,《蝴蝶夫人》也因此而得名。歌剧中的异国背景和音乐中的东方情调为作品增添了特殊的魅力。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从日本传统歌曲集中选取旋律片段,以至将整首歌曲(如《樱花》),用作歌剧的音乐主题,并且,努力使和声及管弦乐音响都具有东方韵味。
日本民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五声调式,而日本民歌的五声调式又可分为无半音和有半音的五声调式。《樱花》就是属于有半音当中的一种――都节调式(3 4 6 7 1 3)。都节调式是由两个相同的小二度加大三度的四度音列构成。而普契尼在这部歌剧中恰恰运用了这首歌曲;也就是说,具有东方曲调色彩的五声调式是这部歌剧的特点,以日本曲调为中心贯穿于整部歌剧音乐中。
2.《图兰朵》
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歌剧脚本是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据高吉的同名戏剧改编的。歌剧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的都城北京的故事,北京的皇宫前聚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美丽而残酷的图兰朵公主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难猜的谜,谁猜中了,便可招为驸马;猜不中,就得处死。
与《蝴蝶夫人》相同的是,普契尼在作品中同样采用了东方曲调,运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和《妈妈娘好糊涂》的曲调,作为作品的独特表现手段,构成了作品特有的艺术语言。作曲家在这部歌剧里主要着眼于使用东方的旋律,追求东方和声效果。所以就用人为的方法或通过采用民族调式的方法,明显地区别于大小调式体系。
江苏民歌《茉莉花》是我国民歌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上流传最广,被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具有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它典型的代表了中国民歌的特点,不仅歌曲采用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1 2 3 5 6 1)的形式,而且歌曲的音乐形式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贴近人们的社会生活。生动的主人公形象、简明的音乐、中国民歌《茉莉花》在全剧中的多次运用,都能充分的说明中国民歌与普契尼歌剧音乐的完美结合。
《茉莉花》乐曲在剧中首次出现,是第一幕波斯王子在行刑的途中。在众人恳求或咒骂的嘈杂中,高傲冷艳、一言不发的图兰朵出场,幽深的背景音乐中响起了《茉莉花》旋律中的童声合唱。以后的音乐进行中,《茉莉花》的音调还不时的被运用,要么出现在合唱中,要么出现在器乐合奏里。
《茉莉花》第二次出现是在卡拉夫敲响铜锣之后,它的旋律随鼓乐齐鸣而盘空飘逸,此时的图兰朵若隐若现。随后《茉莉花》乐声在第二幕反复两次:一次是卡拉夫猜中谜底是图兰朵时,《茉莉花》乐曲便冲天而起;接着图兰朵苦苦哀求父皇拒绝许婚,并怒气冲冲地质问卡拉夫:是否要用暴力抢走她?卡拉夫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不!高贵的公主,我只要感动你,真心爱我!伴随着这一问一答,这再一次的《茉莉花》旋律及合唱比上一段更高亢响亮,甚至雄浑得有点儿放荡不羁,更烘托出图兰朵桀骜不逊的性格。
第三幕《茉莉花》也重现了两次:众人正在强迫卡拉夫说出自己的名字,又拷打柳儿,《茉莉花》旋律随着图兰朵而进入御花园,不抑不扬,不刚不柔,表现图兰朵的人性开始复归。《茉莉花》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卡拉夫吻了图兰朵后。当图兰朵流下生平第一滴泪水,并在怅然迷失中喃喃而语:天亮了,图兰朵完了!轻柔的童声合唱随即响起:天亮了,阳光与生命,一片纯净!卡拉夫则回应:天亮了,爱情随着旭日东升!童声随着《茉莉花》旋律继唱:无比圣洁,无比甜美,尽在你的泪中……。
对中国人来说,清香的茉莉花是纯真洁净的代表。普契尼用《茉莉花》的旋律来表现图兰朵这个人物,更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