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衡山文化遗产特点与价值
衡山文化遗产特点与价值
摘要:南岳衡山自古以来就有“文明奥区”之称,这是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南岳衡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从宗教角度来看,从南岳衡山走出去的南派禅宗则是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从中国古代书院的角度来看,南岳的书院不仅在中国是首屈一指,更重要的是肇始了湖湘文化;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南岳古庙则是江南古代建筑的杰出典范;从碑刻的历史价值与摩崖石刻艺术的角度来看。南岳的禹碑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贝希斯敦铭文”。
关键词:南岳衡山;文化遗产:特点;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08)04-0057-05
一、南岳衡山――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岳”,可能是中国人对山的特有称呼。古人解释说:“岳者何谓也?岳者为言掬也,掬功德也。”…意为古代天子巡狩四方,考察诸侯功德。行使进退升降之权。于是,“岳”被当作一种权力的象征,巡狩四方(四岳)是为了显示和行使天子的权力。在古代。“狱者,确也,从犬犬,从言,二犬所以守也。”监狱是权力的高度表现。“狱”则表现在山上行使权力了。这与古希腊人崇拜奥林波斯山似乎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古代天子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到东南西北四岳去巡狩,并选择其中一岳作为天子会见诸侯的巡狩之地。中国在众多的高山之中只选择了五座山来以“岳”相称。实际上是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山岳崇拜和信仰的一种浓缩。也是中国悠久文明的一种象征。也诚如英国著名地理学家威廉?埃德加?盖洛所言:“在诸多圣山中必然会有五座最为出名。”南岳衡山就是最有名的“五座圣山”之一。
关于五岳的来由。则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盘古开天地之后。为了人类的繁衍而牺牲了自己。他的死所引导的是一连串新的生命的诞生:眼睛成为太阳和月亮。血液成为江河湖海,毛发成为树木花草,呼吸成了风,声音成了雷;他的身躯则变成了五岳:头为东岳泰山、腹为中岳嵩山、左臂为南岳衡山、右臂为北岳恒山、脚为西岳华山。
传统文化中对于大山的崇拜,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很早就有记载。卜辞中说:“丁丑卜,又于五山。”(邺三40,10)“葵未卜,口十山、好山、雨。”(库1107)在古代传说中,舜帝五年一次巡视岱宗(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而且有了“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祭制。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人们就有了对山神崇拜的概念,创造了近似枫叶形的“山”字。这是对山岳的最早描绘。到了夏代。人们对于山岳的崇拜则有了一定的定制:“禹与伯益名山川,定其秩祀。”
南岳衡山素有“文明奥区”之称。为什么会有此一说?因为它有着远古而悠久的文明。在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史上,最早使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一般都是在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等都是如此。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南方的稻作农业是人们长期探索文明起源的源头之一。关于稻作农业的起源,学术界以前曾有过印度起源说、华南起源说、长江中下游起源说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把目光延伸到了湖南。先是益阳彭头山文化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前的稻谷遗存,接着是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12000年前的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的稻谷,把中国的古代文明史向前推进了几千年。更为重要的是,彭头山高庙遗址的古城墙。是目前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距今为8000年之久。比传说中的夏代要早3000多年。比古代埃及的“州”要早1000多年。如果我们以南岳衡山为圆心,这两处重要的考古遗址都在200公里的半径之内,说明南岳衡山在远古时期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南岳及其附近地区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了上千座古墓葬。出土了一大批先秦的古代历史文物。在南岳及其附近地区已被考古界确认为属于殷商和周代的文化遗址有:南岳彭家岭遗址、衡阳金甲岭遗址和周诗头遗址等共74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南岳彭家岭遗址的发现。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于1965年开始发掘。该遗址文化遗存分为两层:上层以印纹硬灰陶,下层以夹砂软红陶为主。纹饰以回纹、菱形纹、人字纹、波浪纹、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为主。以方格纹居多。
中国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是炎帝神农氏。炎帝与南岳衡山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耒阳发明了耕种工具――耒耜。在嘉禾教人改良稻种,死后则葬在酃县。这三地均距离南岳衡山不远。在衡阳地区建有许多祭祀炎帝神农氏的祠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岳衡山的南岳庙。它是全国最早祭祀炎帝的祠庙。至于南岳庙的主神化身是谁,历来有所争议。其中一说就是炎帝。因为炎帝是南方之神。又名“赤帝”。故程潜先生游南岳。就直接将南岳庙称为“炎帝庙”。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不能不提到火神祝融。在古史中。祝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