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鲁迅对辛亥革命反心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鲁迅对辛亥革命反心思

试论鲁迅对辛亥革命反心思   [摘要]鲁迅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的理解提供了指导与方向性的认知。鲁迅以革命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用文学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及笔触,描绘、总结辛亥革命失利的社会渊源的同时。也以思想家深邃幽远的洞察力,站在启蒙思想的立场和角度,极力关注在辛亥革命风暴的历史语境下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困扰和出路等问题,并不断地对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改造社会国民性问题进行深沉思考和不倦探索,从而为我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识提供了最具价值的人文思考维度。   [关键词]鲁迅;辛亥革命;反思   [中图分类号]K8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9-0131-03      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鲁迅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在他的身上深刻烙印着近代中国现代精神的发展轨迹。毛泽东曾经指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尽管受到领袖的推崇,鲁迅为文为人仍旧备受争议。然而,不可否认,鲁迅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为我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的理解提供了指导与方向性的认知。      一、作为革命者的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      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革命而呐喊,为革命而彷徨,为革命而思索。   毫无疑问,鲁迅曾经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鲁迅与光复会的关系,学界里众说纷纭,几成扑朔迷离的疑案。实际上。鲁迅与著名反清志士章太炎的师生情谊,鲁迅与光复会首领之一陶焕卿(成章)的甚密交往,以及光复会成员大多为浙江籍等等,这些史实显示:光复会吸收鲁迅加入组织,是完全可能的事实。甚至,鲁迅本人曾经对胡风说过:“我加入的是光复会,不过这件事没有人知道。”另据增田涉的回忆,鲁迅晚年也曾对他说过,鲁迅在从事晚清革命运动的时候,上级曾经命令他去搞暗杀。鲁迅说,我可以去,且大概将被捕或被杀,但自己死了,留下母亲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于是,上级认为鲁迅记挂着身后的事情,是不行的,还是不用他去了。因此可见,鲁迅虽然加入了革命组织光复会,但并没有参加当时实际的刺杀等激烈的革命活动。以至于秋瑾等激进的革命者对鲁迅的这种珍惜生命、不勇于为革命牺牲的行为表示过强烈的不满。需要指出,鲁迅一生虽献身革命,但他始终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提倡不妥协的韧性战斗,反对贸然的牺牲意气。   此外,许广平1940年回忆说,鲁迅曾跟她谈起:“革命者叫你去做,你只得遵命,不许问的,我却要问,要估量这事的价值,所以我不能做革命者”。所以对待革命,鲁迅是维持期待但不无谨慎的态度。比如,鲁迅在日本已经剪掉辫子,然而归国后,却又最先买了假辫子。关于辫子,鲁迅在《头发的故事》、《风波》中都有提到所谓“盘辫风波”或“剪辫风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辫子被赋予了辛亥革命的象征。因此,鲁迅在绍兴中学堂担任教员兼教务长时,当学生里也忽然起了剪辫风潮,许多人要剪掉辫子的时候,鲁迅的态度便是“连忙禁止”。鲁迅深刻地了解到:辫子一剪,价值就会集中在脑袋上。而轩亭口离绍兴中学并不远,就是秋瑾小姐就义之处,学生们常走,然而忘却了。与此同时,鲁迅也是积极地支持着革命运动。剪辫风潮后不久,杭州光复。消息传到绍兴,鲁迅便即提议组织讲演团以阐明革命之要义,鼓动、武装革命群众,并迅速组织了学生武装演说队,油印传单,安定民心。等到绍兴光复后,鲁迅等人更在强烈的革命使命感的支配下,又创刊了《越铎日报》,以启民智,开革命之先行思想的传播……。但实际上的革命状况却渐渐变坏,鲁迅对革命的失望情绪也似逐渐浓郁起来。鲁迅在悼念友人范爱农的诗中,悲愤地指出:辛亥革命的结果不过是“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当鲁迅认清这可悲的事实之后,不免开始麻醉自己,沉寂到国民的底部去了。由此,以上的这几件事或许能够反映出鲁迅期待革命,支持革命,但最终失望于革命的心路历程。   也正因如此,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对于辛亥革命也从“听将令”的呐喊转变到“上下而求索”的彷徨。鲁迅的这一写作心境的变化,恰是他对辛亥革命反思后,切实体尝到了中国迷失的前途。      二、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描写      当人们沉浸于辛亥革命暂时胜利的喜悦之中的时候,鲁迅则以其敏锐的文学家的嗅觉发现革命的不彻底性与隐藏在社会底层的巨大危机。面对革命的日趋消沉,鲁迅愤怒地呐喊;面对国民的日趋麻木,鲁迅也渐渐地彷徨。鲁迅的这些情感认知通过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集《呐喊》,比较真实地展现了辛亥革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