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兴对袁世凯态度转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黄兴对袁世凯态度转变

试论黄兴对袁世凯态度转变   摘 要: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逼清帝退位,黄兴对袁世凯的态度由一再妥协退让到决心倒袁,这反映出黄兴本人民主革命思想欠缺,也体现出革命党人的不足。革命党人虽有进步性,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本文从该角度出发作出分析,进而从革命党人领袖的角度揭示出辛亥革命的失败浅层原因。   关键词:黄兴;袁世凯;态度;辛亥革命失败   黄兴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从领导地方革命到成为全国性名副其实的革命领袖人物,其卓越的贡献与崇高的声望使之与孙中山齐名。从建立“华兴会”到“黄花岗起义”,再到武昌起义乃至讨袁的斗争,黄兴身体力行,忠于革命,为近代中国民主共和的理想奋斗一生。武昌起义后,黄兴对袁世凯的态度,在较长的时间里产生了相当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其政治思想的脉络及其发展情况,进而可以就其在对袁态度一事的功过,加以评述,从而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一、对袁世凯认识不足,初期的一味妥协退让   中华民国成立后各省代表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决定准备选举临时大总统。然而由于黎元洪一派与同盟会拥护黄兴一派之间的争执,加之革命党内传布清总理大臣袁世凯赞成共和政体。代表们闻听袁世凯有赞成共和的主张便立即决定延期选举临时大总统,经由部分代表建议,黎元洪充任大元帅,黄兴副之。对于这样的一个决定,同盟会的重要成员是愤愤不平的,然而迫于北方省份代表的威胁,他们只好就范,暴露出革命党人的软弱无力。从黄兴的角度看,他自始至终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士,敝屣名利只为革命,在此时他依然风格不改,力辞大元帅之职,更不接受副元帅的头衔。国父孙中山理所应当的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然而早在1911年11月16日孙中山伦敦发电称“今闻已有上海会议之组织,欣悉总统自当选定黎君。闻黎有推袁之说,合亦善宜。”①甚至在后来有言,十年以内,大总统非袁莫属。可谓对袁世凯的印象之好!随后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曾打电报给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假如袁世凯真的站到革命一边来,革命党领袖们普遍认为可以用总统职位作为报酬。黄兴亦不例外,出于对袁世凯同样抱有幻想,他委派代表顾忠琛与唐绍仪代表谈判达成的五点和平协议中有这样一条:先推翻清政府者为大总统。尚且不谈传统观念的“孙氏理想,黄氏执行”,黄兴在对起初对袁世凯问题上与孙中山如出一辙,一个有着深刻民主共和思想的革命领袖却仍然存有“先入关者王之”的思想,抱着对袁世凯的一丝幻想就在最最需要民主选出革命领袖的时候却将民主摒弃了,这是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黄兴对袁世凯的第一次妥协退让。   黄兴对袁世凯抱以幻想已久矣,他曾给袁世凯写信,“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②此时,黄兴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推翻清王朝,打算在武力上战胜袁世凯,他对这样一个封建守旧势力还是有着较为清醒认识的。随着革命形式的发展,以及革命力量与守旧势力的对比,同盟会中素负盛名的汪精卫拜袁世凯为义父,为了拥护袁世凯而多方奔走;章太炎坚持拥护袁世凯,还要求解散同盟会,宋教仁、陈其美等也都主张只要袁世凯赞同议和,就拥护他做大总统。黄兴一个人是难以阻挡这股妥协逆流的,随即开始附和妥协。如果说孙中山是由于在国外没有直接领导革命而做出对袁错误的判断,那么黄兴对袁世凯的妥协就是迫于现实而得了。虽然,黄兴对与袁世凯的妥协是迫于现实的,在军事对抗实力不足的基础上,加之袁世凯狡猾奸诈等等原因,但是黄兴本人的主观方面也是难辞其咎的,其归咎于黄兴或许也认为袁世凯已站到了革命党人一边,相信他就任临时大总统有利于巩固中华民国政权,使各列强承认中华民国之实,最终亦可实现民主共和之理想,便开始妥协退让。1912年3月30日,袁世凯宣誓就职,组织政府。在陆军总长一职的任命上南北发生分歧,黄兴为首的南方采取了与北方妥协的方式解决,最终黄兴仅仅被任为南京留守。南京留守一职可以说是南方革命党人为了在南京政府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保证自身革命力量仍然能保持完好。尚拥有一个最高的民政军政机关,以便在出现分裂时可以南北抗衡。黄兴力辞陆军总长,仅仅留下了南京留守府,大大降低了对革命军队的领导,这是黄兴对袁世凯的第二次妥协退让。   1912年3月末,南京及其附近有五万多军队,北京国库拒发饷款,黄兴四处罗掘却无济于事,这些军队的粮饷便无从可得。在袁世凯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时,黄兴就表示:“因南方军队尚待整理,故暂任斯职;俟办理就绪,即当归田。”③加之这种困难,黄兴便又想表明南方真诚服从中央政府的态度,要求解除他的权柄,取消留守的职位,袁世凯欣然接受了黄兴的请求,于是黄兴解散了他的军队。此举黄兴可谓完全放弃了对革命力量的领导权,再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