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述影响小酵母皮制作因素分析
试述影响小酵母皮制作因素分析
摘 要:小酵母皮发酵的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属于半发酵。小酵母皮多为蒸制品种所用,适宜制作面包、馒头、花卷等一系列半发酵的包子。影响面团起发的因素很多,有效利用面团制作过程中添加的糖、酵母、油脂、水等辅料,同时把握面团起发的各种有效因素,如温度、湿度等,通过特定的工艺技能,进行使成品达到表面光滑、色洁白、幼滑、膨松、富有弹性的效果。
关键词:小酵母皮;辅料;调面技能;成品展示
中图分类号: F40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177-2
0 引言
面包的发酵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酵母菌繁殖而发酵的。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酵母来制作发酵食品,酵母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环境下,酵母菌能快速繁殖并产生能量,当面团中的氧气消耗殆尽,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的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团产生酒香味。
1 面团的发酵经历三大阶段
1.1 第一阶段
在和面,面粉吃水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酶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活性增强,先把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而分解成葡萄糖,为酵母的繁殖提供充足的养分。因此,制作面包时尽量选用新鲜的面粉,陈化的面粉中淀粉酶的活性下降,淀粉分解产生的单糖减少,导致酵母菌的繁殖产气过慢,从而影响面团的起发效果。
反应化学式如下:
2(C6H10O5)n淀粉+nH2O(水)→
nC12H22O11(麦芽糖)nC12H22O11(麦芽糖)+H2O(水)→
2C6H12O6(葡萄糖)C12H22O11(蔗糖)+H2O(水)→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1.2 第二阶段
酵母繁殖和分泌酵素。随着醒面的进行,当面团中的氧气被酵母利用完毕后,酵母在面团中获得养分的过程的同时,大量繁殖和分泌酵素,这种“酵素”可以把单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并同时产生水和热,这是面团膨胀最基本的原理。
其变化的化学式如下:
C6H12O6(单糖)+ 6O2(氧气)→6CO2(二氧化碳)+6H2O(水) +2817KJ(热量)
C6H12O6(单糖)→2CO2(二氧化碳)+2C2H5OH(酒精)+100KJ(热量)
1.3 第三阶段
酵母发酵时,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将稀薄的酒精氧化为醋酸,同时产生大量的水,面团变得更加软烂。因此过分延长发酵时间会使面团产生酒味,同时使面团变得稀软。反应化学式为:C2H5OH(酒精) →CH3COOH(醋酸)+ H2O(水)
小酵母皮发酵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8℃~32℃常温条件下,发酵半个小时左右即可,面团中酵母发酵的主要产物是CO2,酒精和热量。小酵母皮要起发效果好,首先要控制好温度,最好把面团放进发酵箱里进行恒温发酵,调好发酵箱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8℃~32℃之间,湿度控制在60%左右。酵母菌在28℃时的繁殖速度是最快的,超过38℃时酵母菌会逐渐失去活性,当温度超过60℃时,酵母菌会逐渐死亡。同时,面粉中的淀粉酶也要在此温度和湿度时活性才是最强的。
2 面团中添加的辅料对面团的影响
面团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糖、蛋、油脂、奶和水等,小酵发面皮要起发效果好,掌握原料的运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2.1 糖
糖是发酵面团的重要原料之一。糖除了作为甜味品外,还能改变面团的组织,提高成品的品质,改善成品的风味。小酵发面过程中主要用白砂糖,成分是蔗糖,属于双糖,甜味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先用面包制作当中的液体原料把糖溶解,再进面粉,使糖分尽快渗透于面团中,提供酵母菌生长和繁殖的养分,调节发酵的速度,适当的含糖量,可缩短发酵的时间;而糖量多时,糖的渗透压会抑制酵母菌的繁殖,从而延长发酵的时间,这是糖在小酵母皮当中的一个作用。其二作用,使制品具有甜味,增强制品的色泽和香味。其三作用,调节面团的润涨度,由于糖在面团中具有一定的反水作用,因此可以调节面团中面筋的润涨度,使面团更具可塑性,防止制品收缩和变形。其四作用,糖有一定的吸湿性和保潮性,使制品组织柔软。
2.2 油脂
油脂在面点的制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油脂自身的性质是柔润软滑,是面点制作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它不仅能改善面点的色、香、味、形及组织结构,而且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小酵发面皮中运用较多的是猪油。猪油又称大油,常温下呈软膏状,色泽乳白,味道香、可塑性强、起酥性好,而猪油的熔点较高,为28~48℃。猪油一般是发面皮面团调制最后添加的原料,面粉和其他原料搓成团后,最后加入猪油,揉制面团光滑不黏手即可。在发面皮中加入猪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