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蕴汉诗中中国典故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蕴汉诗中中国典故研究

郑蕴汉诗中中国典故研究   [摘 要] 郑蕴是朝鲜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文人和学者,他生平积极参政,同时创作了604首汉诗。郑蕴诗作中引用朝鲜朝典故少之又少,反而广泛引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义士、有谪迁经历的臣子、品格高洁的隐士及重情重义的事典,以及《诗经》《论语》《孟子》《楚辞》等先贤的著作,杜甫、文天祥等诗人作品中的语典,这体现了郑蕴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文学审美趣旨,更表现了中国与朝鲜半岛自古以来深刻的文学、文化交流关系。   [关键词] 郑蕴、汉诗、事典、语典、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 I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7)04-0045-07   [收稿日期] 2016-12-06   [作者简介] 1.杜彦松,女,锡伯族,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朝鲜-韩国文学;2.蔡美花,女,朝鲜族,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朝鲜-韩国文学。(延吉 133002)   郑蕴(1569-1641)是朝鲜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文人,活跃于光海朝及仁祖反正后党派纷争激烈的朝鲜朝政坛,他平生刚正不阿,守义节、求正道,是朝鲜中期士大夫精神的典型代表。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郑蕴在积极参政的同时,还创作了604首汉诗,集中体现了其政治抱负和学问情操。近年来韩国方面对郑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政治活动方面,如:郑日善的《桐溪郑蕴的政治思想一考》,金满善的《桐溪郑蕴的学问和政治活动》,吴洙彰的《桐溪郑蕴的政治活动及其意义》,韩明启的《桐溪郑蕴的政治行迹及意义》,以及李再哲的《士林政治期桐溪郑蕴的现实认识和政局运营论》等;还有些研究侧重郑蕴的流配诗歌,如:高定佑的《桐溪郑蕴流配诗歌研究》,于运弼的《桐溪郑蕴的生活与诗》,夫英勤的《桐溪郑蕴济州流配诗考察》等。本文将专注于郑蕴汉诗中中国典故的使用,进而探讨郑蕴及以其为代表的朝鲜朝士大夫文人对中国文化的受容情况。   一、郑蕴汉诗中事典的运用   事典通常是指诗文作品中引用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宗教故事和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等。郑蕴汉诗中的事典以中国历史人物典故?橹鳎?时间跨度上启西周下至唐宋,按照属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贤臣义士   郑蕴家学深厚,自幼笃学好问,凭借对儒家经典的融会贯通考取进士,从而进入仕途,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郑蕴的一生。郑蕴生平以儒家义节当先,许?凿?教授在韩国出版的《国译桐溪集》题解中也评价郑蕴是“朝鲜朝一代义节最为杰出的人物[1](14)”。他犹为尊重中国古代有爱国精神的忠贞之士。例如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不改志节的苏武,就被引入《为雁解嘲》一诗中:   帛书故事亦曾知,必待苏公苦节持。   北塞谴迁因自作,南边幽絷是谁为。”[1](108)   诗中“帛书故事”指汉朝使节苏武被囚匈奴海上牧羊时饥寒交迫,仍起卧皆持汉节。汉朝要求匈奴放还苏武,匈奴却诡言苏武已死。后来,汉匈修好,汉昭帝让汉使对单于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2](552)匈奴只得放苏武还汉。郑蕴曾先后谪迁镜城和济州岛,期间条件艰苦仍恋主爱国,诗中以苏武的故事为比兴,引出对自身遭遇的喟叹,以忠臣义士受难的典故比喻自身,让自己的艰苦境遇更加形象,并暗示即使自己困苦如苏武,也将爱国如初持节坚贞。   另外以忠臣典故自喻的还有《录病寄圣求》一诗,郑蕴在此诗中写道:   非缘谋士愤成忧,鬓角疽生?碛液怼?   项直真如董强项,头顽还似鲁鱼头。”[1](121)   诗中 “董强项”指后汉名臣董宣,他不畏权贵、打击豪强,甚至敢得罪公主,民间唱歌表扬他说:“董宣衙前无人击鼓鸣冤”,[3](2489-2490)后人称为“强项令”;而“鲁鱼头”指宋朝名臣鲁宗道,《宋史?鲁宗道列传》中言:“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4](9629)因“鲁”字上为“鱼”字,他骨头也硬得恰如鱼头一样,便得了个“鱼头参政”的外号。郑蕴不畏权贵、冒死进谏的精神与董宣、鲁宗道如出一辙:在“嫡庶有别”思想严重的朝鲜朝,宣祖次子光海君继位后,朝鲜朝政局动荡,党争激烈,宣祖嫡子永昌大君狱事①爆发时,郑蕴不顾与当权的大北派的意见相左,毅然上呈《甲寅封事》②劝谏。光海君大为震怒,削郑蕴官爵流配济州岛十年。此处郑蕴正是以这两个人物典故比喻自己坚守正义、不惧强权直言进谏,虽流放亦不易气节。   除却用历史人物比喻自身,郑蕴对抵御外侮、战死沙场的将士从不吝言辞,常以中国名将作比,为他们歌功颂德。如《追悼李有之》:   孤旌万里赴龙庭,铁骑千群截汉兵。   杀贼纵非金将匹,投降肯作李陵生。[1](122)   诗中“金将”指西汉名将金日?,班固在《汉书》中言:“金日石单夷狄亡国,羁虏汉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