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格构梁在边坡支护中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锚杆格构梁在边坡支护中应用

锚杆格构梁在边坡支护中应用   摘 要:以惠州市大亚湾西区板樟岭西侧山体边坡支护加固为例,根据边坡周边环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采用了清方减载+锚杆(索)+格构梁对边坡进行加固支护的方案。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实用性。   关键词:边坡 支护加固 格构梁 锚杆(索)   Abstract: Taking Huizhou city Dayawan West plate Zhang L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mountain slope reinforcement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many factors, the Qing load reduction + bolt (cable) + lattice beam reinforcement scheme of the slope. Practice has proved .The design is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Keywords: slope; slope; anchor lattice beam;   中图分类号:U213.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惠州市大亚湾西区板樟岭西侧规划为厂房用地,场地平整时对原地貌山体进行开挖后形成人工边坡,未及时采取支护措施。边坡于2009年初发生严重滑坡,滑坡体宽约50米,长约60米,滑坡后沿高约40米,滑坡前沿已覆盖坡下拟建厂房场地约1500平方米(如图1),险情出现后,引起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定对该边坡进行永久性治理。         图1边坡滑坡体   2工程地质   根据场地勘察报告,边坡场地原始地貌为残丘坡地,边坡支护涉及地层主要有:   2.1素填土:结构疏松、杂乱,主要为雨季冲刷作用堆积的碎石、砾砂等,厚度较薄,一般0.50~1.00m;主要堆积于坡脚。   2.2坡积含砾粉质粘土:黄色、浅黄色、砖红色,可塑状,含砾、碎石等,直径一般1~3cm,次棱角状,厚度2.10~4.80m,平均厚度3.66m。   2.3残积粘性土:褐黄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原岩残余结构尚可辨认,该层主要由凝灰岩风化残积而成,厚度1.20~10.80m,平均厚度4.99m。   2.4强风化凝灰岩:灰黄色、灰色,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发育,岩石松软,岩块用手可折断,锤击声哑,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厚度(包括揭露厚度)2.10~16.80m,平均6.56m   场地内无区域性构造通过,工程区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水量贫乏。区域范围内所分布的土层及其力学性质如表1所示。      主要岩土参数采用值一览表         3边坡加固方案比选   3.1 边坡设计的原则   本工程边坡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确保设计边坡稳定安全;   (2)方便施工;   (3)在不增加大量开挖工程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或简化支护措施。   3.2 边坡支护方案比选   为保证边坡稳定,保证后期坡脚厂房的安全生产,决定对该边坡进行支护加固。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常用的滑坡防治措施有:清方减载、反压、挡土墙、预应力锚索(杆)、混凝土抗滑桩等,并辅以表面排水、锚喷支护等措施。根据本工程特点,经理论计算,有如下3种方案可以选择:   3.2.1方案一:抗滑桩+锚索支护(图2)   在滑坡体前沿设置两排抗滑桩+锚索支护(桩径为2m×2m人工挖孔桩),滑坡体后缘采用锚喷支护。该方案的特点是:造价高(约需要投资1200万元),工期长,优点是不损失坡脚规划用地面积。         图2抗滑桩支护      3.2.2方案二:毛石挡墙支护(图3)   沿现状滑坡体前沿施工一圈毛石挡墙,挡墙宽23米,高17米,滑坡体后缘采用锚喷支护。该方案的特点是:造价较低(约需要投资330万元),工期短,缺点是损失坡脚规划用地约2600平方米。         图3 毛石挡墙支护   3.2.3方案三:清方减载+锚索(杆)+格构梁支护(图4)   对现滑坡体进行清方减载后对滑坡体后缘采用锚索(杆)+格构梁支护。该方案的特点是:造价低(约需要投资300万元),工期较短也不会损失坡脚规划用地。         图4清方减载+锚索(杆)+格构梁支护   4边坡支护设计   经方案比选,决定采用第三种支护方案。经对滑坡体实际勘察后进行优化设计如下:   (1)边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