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公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原因分析与各种防治措施适用条件探讨
重庆公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原因分析与各种防治措施适用条件探讨
摘 要:重庆属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之一,本文就上述地质灾害发生的宏观背景和细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该地区各种常规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归纳整理,对防治措施的选取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公路 滑坡 崩塌 宏观背景 细部因素 防治措施 适用条件
1、前言
重庆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已发现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其中崩塌和滑坡在各种地质灾害中造成的损失最大,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积极探索有效防止滑坡与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措施,广大工程建设技术人员责无旁贷。
2、重庆公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形成的宏观背景
重庆发生的崩塌和滑坡灾害点多、密度大,主要因素有:
1)地理因素: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山地丘陵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雨量充沛,地表岩土体长期经受比较强烈的风化作用,变得松散破碎,强度和稳定性相应降低。
2)地质构造因素:重庆跨越了3个二级和6个三级构造单元,绝大部分地区受褶皱构造因素控制,中小型断层则比较发育,构造节理裂隙也比较发育。
3)地形地貌因素:由于受褶皱构造控制,重庆主要为背斜山地和向斜丘陵这种构造剥蚀地貌。
4)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因素:重庆市直辖以后,城市化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工程经济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日益增大,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相应增强。
3、重庆公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形成的细部因素
3.1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3.1.1土坡内部应力状态随着外部开挖、加载、爆破、地震等的作用而引起应力重分布和应力集中。
3.1.2土体抗剪强度因含水量或孔隙水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3.1.3静水压力作用:充水的张开裂隙受到裂隙静水压力作用,对土坡产生侧向压力,促进土坡的滑动。
3.1.4地下水在边坡中渗流所产生的渗流力是引起边坡失稳的重要下滑力。
3.1.5路基填筑质量较差,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出现开裂滑移。
3.2石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3.2.1地形地貌因素:山区地形地貌极易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
3.2.2地层岩性因素:
1)结晶岩:宽厚的结晶岩风化层(壳)易于沿冲沟两侧岸坡形成局部性崩塌。
2)石灰岩:除了含夹层顺向坡可以发生滑移性失稳外,多呈现为崩塌或被溶蚀切割而成的分割块体的倾倒、倾滑以及空间挠曲、压裂等。
3)泥岩:泥岩极易风化剥蚀,又因裂隙水影响,在土体中形成软弱滑动面。
4)砂岩、泥岩互层:泥岩风化、侵蚀速度较砂岩快,因差异风化形成岩腔、局部脱空,上覆砂岩形成危岩而崩塌。
5)膨润土:膨润土因为蒙脱石等亲水矿物吸水后极易变形,增加了土体滑移的润滑性,抗剪强度很低。
6)其他易软化岩石:如千枚岩、页岩、滑石片岩等。
3.2.3地质构造因素
1)产状近水平的地层:边坡一般较稳定,主要受平行于江河、沟谷的竖直向裂隙影响。
2)顺向坡:地层层面倾向山体外侧,当层间内摩擦角小于岩层倾角时,边坡变形失稳。
3)反向坡:地层层面倾向山体内侧,边坡比较稳定。仅在低刚度的砂岩、泥岩互层边坡中,可能呈现溃屈性失稳。
4)斜向坡:边坡一般较为稳定,坡体的变形失稳的形式与规模主要取决于软弱面产状同岩层面产状之间的空间组构关系。
3.2.4气候因素:降雨不仅增加坡体的重量,而且雨水会起到润滑作用。坡体失稳还与冻融作用有关。
3.2.5地下水因素
1)水渗入岩层颗粒间的孔隙中,减弱了颗粒(尤其是细颗粒)之间的吸附力。
2)水溶解了岩石颗粒之间的胶结物,使颗粒胶结力减小。
3)水进入岩石孔隙,增加了容重,从而加大了下滑力。
4)地下水位上升,孔隙水压力增加,孔隙水对潜在破裂面上的浮托作用增加,降低了破裂面上的正应力,因而抗剪强度降低。
5)地下水沿裂隙面入渗,软化节理裂隙面。
3.2.6地震因素:地震可以通过松动斜坡岩土结构、造成破裂面和引起弱面错位等方式降低斜坡的稳定性。
3.2.7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开挖与卸载。
4、滑坡的各种防治措施及适用条件
4.1排水措施
4.1.1地表排水:在滑坡后缘的稳定地层设置环形截水沟;滑坡范围较大时要在滑坡体范围设置树枝状排水沟,用粘土或水泥浆填实裂缝,整平积水坑。
4.1.2地下排水:采用渗沟疏干滑坡体内浅层地下水;利用暗沟排除滑坡体内外的封闭积水或地下出露泉水;采用仰斜式排水孔排泄滑坡体内赋存的深层地下水;采用排水隧洞引排深层地下水(排水隧洞四周应设置若干渗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4重载交通水泥路面设计.doc
- 年产12万吨苯乙烯精制工艺设计.docx
- 电工基础知识(全面)课件课件(完整版)160页.pptx VIP
- 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港口码头中的应用与优化,2025年行业展望报告.docx
-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第2版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课题申报参考: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融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研究.docx VIP
- 202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pdf
- 水产动物疾病学3免疫学.ppt
- 课题申报参考:中华优秀传统医德文化融入医药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docx VIP
- (高清版)DB32∕T 5040-2025 家用电梯智能化要求及验收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