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摘要: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其他一些作用。故其临床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其不良反应时有报道。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关键词:阿司匹林;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哮喘;Reye综合征; 水杨酸反应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spirin adverse reactions
Li WenxianWang Yunda
【Abstract】Acetylsalicylic acid (Aspirin, ASP), also known as acetylsalicylic acid (ASA), is a common has a long history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lso is a selective ring oxidase (cox) inhibitor, has strong antipyretic analgesic action, is widely used in anti-inflammatory, anti-rheumatism. In recent years, and found that aspiri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t tumor and mortality, and other functions. So greatly expande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range and its adverse reactions are reporte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is as follows.
【Key words】Aspirin; Adverse reactions; Aspirin asthma; Reyes syndrome; Salicylic acid reaction
【中图分类号】R9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3-0020-02
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血栓素Az (TXAz)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其他一些作用。故其临床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其不良反应时有报道。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1常见不良反应
1.1胃肠道反应及黏膜损伤: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为阿司匹林在胃内分解成乙酰水杨酸,对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1]。发病机制为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1(COX-1),减少粘膜前列腺素(PG)的生成,刺激胃肠道粘膜,穿透胃粘膜上皮细胞膜,主要影响了黏膜的防御因子,影响黏膜细胞分泌粘蛋白和表面磷脂削弱了胃黏膜屏障,同时抑制胃、十二指肠上皮碳酸盐的分泌,减弱了上皮修复和更新[2]。因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合成,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而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诱发出血。异常增多的白三烯及自由基对粘膜有毒性作用,减少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3]。
张锡迎等[4]用内镜观察长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胃肠粘膜的影响,随机选择接受胃镜检查的老年人82例,治疗组44例因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50-100mg/d,服药时间为0.5-6年。对照组23例常规胃镜体检,内镜观察两组粘膜损伤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膜红斑及粘膜下出血点,部分表浅糜烂,严重者可发生溃疡,与对照组比铰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长期低剂量阿司匹林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国外文献报道[5]对90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325mg/d超过3个月的无症状患者、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以及阿司匹林对于胃肠道粘膜的作用进行评价。对患者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CG检查。ECG检查发现47.83%的患者发生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