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儒商历史作用浅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三角地区儒商历史作用浅析

长三角地区儒商历史作用浅析   摘要:历史上的儒商以市场为枢纽,以资源整合为契机,以儒商特有的商业精神和价值体系,在国家、民生、市场和企业间寻找到一定的内在关系和共同点,并形成规模和品牌,为新兴都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得利及人”的核心价值体系,既是近代儒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地区发展的需要,是融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于一体的区域发展本质的具体体现,更是长三角城市带崛起所以能取得现在这样成就的根本所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儒商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武器。   关键词:儒商;长三角;城市;历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B.222;F0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8)06-0040-05      一、认识具有特定素质的儒商      1、儒商是什么样的人   “儒商”作为专有名词,最早出现于明、清之际。明清时的儒商虽不如范蠡、子贡那样名垂千古,但也有清代徽州绩溪人章策,清代江苏太湖洞庭山席本久、叔启图。据载,章策“精管(仲)、刘(宴)术,所亿辄中,家以日裕”,“先儒语录,取其益于身心以自勉,故其识量有大过人者”。“儒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从事商业的儒者就是“儒商”,也不是从事商业的人学习、推崇儒学、儒家思想就是“儒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儒商,需要很多特定素质。   下列三种对儒商的认识有一定代表性:   (1)从文化知识层面界定儒商,认为儒商即是“学者经商”,是亦文亦商者,即“文人型商人”。认为“儒商是指具有很深的文化素养,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商人”。文化知识是儒商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非是它的本质要素。从事商业活动的文化人,可以成为有道德的儒商,也可以成为违法缺德的“奸商”。学者从商不一定就是“儒商”。   (2)从道德层面界定儒商,认为儒商是具有高尚道德的商人。一般认为,“以诚信为人生准则的企业家是儒商”。经叔平先生认为“儒商就是义利兼顾的商人”。   (3)从文化与道德相结合的层面界定儒商,认为儒商既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企业家,又是有较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的企业家。   2、明清时期的十大商帮与儒商   ??国封建社会步入明中叶后,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西学东渐”的影响,人们开始冲破“重农抑商”和“右儒左贾”的思想壁垒,开始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从“四民相分”到“四民相混”的人生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大批士大夫投身于工商业中,逐步出现了“儒士从商”的历史潮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十大商帮:徽商、晋商、陕西商、泉漳商、宁绍商、粤商、江右商、龙游商、洞庭商、临清商等以地域儒学文化为特征的商帮群体,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徽商、晋商、江右商、临清商等。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徽商中宽厚仁德的程维宗,守信重义的汪福光、吴南坡,礼贤济贫的黄莹,以诚取胜的汪通保,薄利多销的程封,公正无欺的黄崇德,亦聚亦散的汪拱乾,墨业巨商胡开文;晋商中尚仁尚德的李明性、范世逵、杨继美、王海峰等;江右商中重贾道、重义气的胡钟、李春华、梁懋竹,守乡情、守诺言的刘永庆,讲道义、守信用的左文升等。这些著名商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或由儒而贾,或由贾而商,都能自觉地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同工商业结合起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观念。使自己成为义利合一的“儒贾”。明代陆树声《陆文定?公集》卷7即言,他们都能够“用儒意而通积著之理”。《歙县疏塘黄氏宗谱》卷5亦称,“藉令服商贾而仁义存焉”,使自己成为“商名儒行”,即“贾为厚利,儒为高名”的商人。在明清文献中,虽出现了许多“商名儒行”的商人,但还未见到“儒商”的提法,只有如“士商”、“儒贾”、“商贾”等相近的提法。如明李晋德的《商贾一览醒迷》,清吴中孚的《商贾要览》,明??漪子的《士商要览》等。“儒贾”、“士贾”等概念在明清文献中的出现,正是明清社会和价值观念转型的思想反映,也是“儒”与“商”的进一步结合。   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在“实业救国”的旗帜下,涌现了一大批民族工商实业家。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有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山鼻祖陈启源,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郑观应,“红顶商人”胡雪岩,状元实业家张謇,一品三代封典巨贾王炽,民族工商业巨子刘鸿生,航运救国企业家卢作孚,“荣氏家族”创始人荣宗敬、荣德生,化学家范旭东等。在他们身上已初步具备了近代儒商的典型品格。一方面,他们在经营之道上,凸显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重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超个人成功”和“超赚钱主义”的新道德,十分重视廉洁自律的个人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他们根据时代精神和现代工商业的要求。对传统道德也作出了改造和修正,主张实行近代科学管理。   3、正在崛起的当代儒商   虽然,明清以来提出了“儒贾”、“士贾”等概念,但是真正对“儒商”这一经济文化群体进行科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后半期。当代儒商既包括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