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性能演变与提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机性能演变与提高

飞机性能演变与提高       在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的故事:一个渔夫在海边捞上一只铜瓶。打开瓶的封口后,里面钻出一个比山还要高的巨人――他是被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大帝(Soloman,活动时期为公元前10世纪中叶)囚禁的恶魔。聪明的渔夫用计谋制服了巨人,并利用他满足了自己的心愿。    一百年前,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基蒂霍克海滩,也发现了“魔法铜瓶”。然而,从那里钻出的不是恶魔,而是升起了人类第一架有动力、可操纵的飞机――“飞行者”1号。一百年弹指一挥间,如今,飞机已从单薄的“飞行者”成长为真正的“飞行巨人”。人类借这一发明,实现了飞行的梦想,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快、起飞越远……       触摸蓝天       气球载人升空,早于飞机120年。1783年12月1日,法国的物理学家雅克?夏尔(Jacques Alexander Cesar Charles, 1746-1823)乘氢气球上升至3000米高度。气温和气压的急剧变化,使他的肉体蒙受了巨大的痛苦,此后他再没有乘气球升空。谁能想到,令人向往的天空,原来是一个严酷的王国。    1903年12月17日,“飞行者”1号首次升空时,离开地面的高度约36.5米(120英尺)。1909年8月29日,飞机的第一个正式世界飞行高度纪录只有155米。是由英国飞行员莱瑟姆(H. Latham)驾驶安托瓦内特(Antoinette)飞机,在法国的兰斯国际航空集会上创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12月28日,法国飞行员莱加格纳克斯(G. Legagneux)驾驶纽波尔(Nieuport)飞机,创造的世界飞行高度新纪录是6120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一般的作战飞机的使用高度都在3000~4600米以下。只有少数例外,如英国的索普威思7E-1“鹬”型战斗机,可以在7600米高度上巡逻;德国的阿维亚蒂克C.ⅤⅢ型侦察机的升限可以达到9000米。    在4000米高度以下,驾驶着敞开式座舱的飞机,飞行员经受的第一道考验是寒冷。因为每上升1000米高度,大气温度就降低6.5摄氏度,即使是夏季,在4000米高度上,也象严冬一样寒冷。所以在航空早期,飞行员的穿着总是象南极人一样,穿着厚实的皮衣,戴着皮帽。    地球周围的空气有一半分布在5000米高度以下。在这一高度以上飞行时,飞行员因缺氧和减压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飞行高度超过3000米时,飞机上要有供氧系统,以保证飞行员的正常呼吸需要。高度超过7000米时,还要有气密座舱或穿代偿服,为飞行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早期的飞行员代偿服和潜水衣差不多,飞行员穿上后活动很不方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军用飞机的飞行高度大多在6000米以下,只要为飞行员准备一套包括氧气瓶和氧气面罩的装备就够了。但对于民航飞机来说,需要有密封增压的机舱,以保证乘客的安全与舒适。采用气密机舱意味着飞机尺寸和重量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运营成本的上涨。    不过,高空旅行自有其诱人之处。高度平均11000米以上,有一个平流层。那里没有对流、雷雨、闪电等影响飞行的危险天气;它的底层(同温层),温度保持不变,刮着稳定的西风;由于空气稀薄,飞机承受的阻力较小,真空速较大。显然,这是民航飞机理想的飞行环境。    1937年,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按照美国陆军航空队的要求,研制的XC-35型双发同温层试验机首次试飞。这种飞机采用密封增压机舱,机身横截面为圆形,机窗是非常小的矩形。该机在试验中,在6400米高度上,空速可以达到563公里/小时。同年,英国肖特公司研制了名为“同温层客机”的肖特14/38型四发高空客机试验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断研制。1939年至1940年,英国通用飞机公司研制了GAL41“单梁”型全增压机舱双发试验机。它的机舱增压任务是由安装在机头的一台辅助发动机来完成的。    1938年至1939年,美国波音公司在XC-35的经验基础上,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全增压机舱的波音307“同温层客机”型四发高空客机的原型机。乘客在这样的飞机上,高空飞行时无需戴氧气面罩;在4570米高度飞行时,机舱内保持相当于2440米高度上的大气压力;在6100米高度飞行时,机舱内压力仍相当于3660米高度上的气压。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和泛美航空公司都在航班上选用了这一型号的飞机。    1939年至1940年,意大利皮亚焦公司研制了P.Ⅲ型同温层试验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飞机的机舱没有机窗。为了承受机内外的压力差,密封增压机舱的蒙皮必须加强,在受力蒙皮上开窗口也要特别谨慎。那一时期,高空客机的机窗一般都采用传统的矩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第一种喷气式客机――英国的德?哈维兰“彗星”,它在空中解体的一个重要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