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芩苷对肝纤维化大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影响
黄芩苷对肝纤维化大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芩苷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采用CCL4复合因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免疫组化、ELISA等技术,观察黄芩苷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损伤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分析黄芩苷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预防组肝脏损伤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明显改善(P 0.05),黄芩苷治疗组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 黄芩苷能够减轻肝损伤程度,抑制相关因子TGF-β1、PDGF 、TNF-α的表达,对复合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关键词] 黄芩苷;肝纤维化;细胞因子;影响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018-04
黄芩苷(C12H18O11,分子量446)为传统中药黄芩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在国内临床上主要用于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1-2],近年实验证实,黄芩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3-5],本实验采用CCL4加营养控制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重点观察黄芩苷在干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时,对肝纤维化相关性细胞因子TGF-β1,PDGF,TNF-α在肝脏病理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影响,从细胞因子的角度,初步探讨黄芩苷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140±30) g,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沪)2006-0015。动物自由进食、饮水,1周后使用。实验室饲养温度:(20±2)℃。
1.2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
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黄芩苷预防组,黄芩苷治疗组,每组10只。参照文献[6]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个实验组于开始2周给予高脂饲料(79.5% 基本饲料+10%玉米油+10%猪油+0.5%胆固醇),此后给予基本饲料喂养。首次给予纯CCL4 5 mL/kg体重皮下注射,此后按3 mL/kg体重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1周2次,共6周;空白对照组予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皮下注射,次数相同,普通饲料喂养。
1.3 药物干预
自首次造模起,空白组及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黄芩苷预防组予黄芩苷混悬液145.8 mg/kg灌胃,每日1次。第6周末处死模型Ⅰ组及黄芩苷预防组大鼠,黄芩苷治疗组第7~8周予黄芩苷混悬液145.8 mg/kg灌胃,每日1次。第8周末处死剩余全部大鼠。每周称重1次,相应调整给药剂量。
1.4 主要试剂
四氯化碳: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批号橄榄油:化学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批号: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多克隆抗体:兔抗鼠TGF-β1抗血清,批号:9206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多克隆抗体:兔抗鼠PDGF抗血清,批号:BA0519。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多克隆抗体:兔抗鼠TNF-α抗血清,批号:100060-2004,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黄芩苷(Baicalin)标准品,购自上海君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10715。
1.5 指标测定
肝组织按常规方法行HE染色,参照试剂盒方法行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的病理改变,并按照Scheuer法,对各组大鼠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评分
比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用病理图象分析仪测定相关细胞因子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1.6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以x±s表示,并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者,各组间均数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方法检验;方差不齐时用Games-Howell方法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黄芩苷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结果见表1。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AKP活性均显著升高,而清蛋白含量显著下降。与模Ⅰ组相比,黄芩苷预防组的ALT、AST、AKP活性显著降低;清蛋白含量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Ⅱ组相比,黄芩苷治疗组的ALT、AKP活性显著降低(P 0.01);AST活性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