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风貌水墨山水画与当代绘画语言探索
黄土风貌水墨山水画与当代绘画语言探索
摘 要: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赵望云、石鲁等以西安为根据地创立了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长安画派。长安画派的历史功绩有三点:第一,开宗立派,创立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勇于创新、注重写生的艺术风格;第二,创建了西安的美术基地,使得西安至今仍然是全国美术创作的重点地区之一;第三,带出了一批美术创作的人才。表现黄土风貌题材的山水画一直是我国当代水墨发展的热点之一,而长期生活并描绘这片土地的长安画派的画家十分活跃,他们在沿承先辈遗产的同时,还不断地跟随时代发展创新。
关键词:黄土风貌;长安画派;绘画语言
一、当代黄土风貌水墨山水画的继承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长安画派的首辈画家们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和重要特色,赵望云、石鲁等老一批画家开创了表现黄土风貌题材的先河,并从艺术方法的高度上明确指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时代精神的表现,这对黄土风貌水墨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令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图式语言及笔墨技法等。相比其他画派来说,长安画派还十分注重对继承者的培养工作,一方面使这一地域的绘画文化得到较好地传承,并实现新的突破;另一方面更加丰富了表现黄土地域特征的新作品数量与种类。在众多的继承者中,赵振川、徐义生等人的成就更为凸显。
赵振川自幼跟随其父著名画家赵望云学习国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上世纪60年代初,赵振川在陕西省美协创办的学员班中进行了近两年的绘画学习。60年代中期,在上山下乡的运动中,使得他对黄土风貌有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无论是生活风俗还是自然特征,都为他的绘画创作构建了坚实的根基,这也正契合了老一辈长安画派画家所提倡的“伸向生活”理念,令赵振川更加深刻地领会了长安画派的风格特征。从赵振川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笔墨由于活用于写生和服务于创造而激发的活力。在美术史上,能够开宗立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后人能够继承下来、并且随之能够发扬光大也同样是一项了不起的事业。更何况,继承并非简单的传承,继承在先,创新也就紧随其后了。
徐义生上世纪40年代生于陕西岐山,他早年跟随石鲁、何海霞等人习画,后在北京又师从李可染等人,而这些国画大师的风格特点各异,且都具有显著的艺术成就,由此也促成了徐义生不仅对民族艺术精神有深刻的解读与继承,同时在传统山水笔墨领域也颇有成就。他的画作中对黄土风貌的描绘呈现出厚实质朴、洒脱俊逸的风格特征,将诗意、情绪与水墨融为一体,达到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令观者震撼。
二、当代黄土风貌水墨山水画的发展
随着新的国家政策的影响,新时代的黄土高原也展现出新的精神风貌,众多投身于描绘当代黄土风貌的画家也逐步走向了历史舞台的前端,担负起树立黄土风貌新气象的任务,如刘文西、崔振宽等。
刘文西于上世纪30年代出生于浙江嵊州,幼年就热爱美术并习画,50年代初考入浙江美术院深造,在此期间夯实了西方绘画的科学造型技法,同时得到了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直接教诲。在进行毕业创作时,通过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体验生活,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让他一炮而红的名作《毛主席和牧羊人》。刘文西是典型的学院派出身的职业画家,虽然他的创作对象以人物为主,而这些人物多是生活在陕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其作品的背景则丰富且真实地表现出了黄土高原的地情风貌,不仅有对山水的描绘,还有众多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活场景与生产工具的描绘,从里到外、从背景到主体都高度呈现出了黄土高原风貌的本质特色。例如刘文西创作的巨幅长卷作品《黄土地的主人》,陕北地区独具代表性的生活居所窑洞,适合黄土地生长的植物,黄土高原的风貌特征如塬、梁、山沟,以及劳作生产工具、家养的牲口等。这幅作品通过流畅的线条勾勒,苔点相辅,再用破墨渲染,并用色彩进行点缀,画面生动且传达出朴拙的味道,有疏有密,生活气息十分浓厚。贫瘠的黄土高原,通过刘文西的描绘却呈现出另一番味道,让人直感浓厚、淳朴、幸福、热烈,传达出陕北人内心所具有的不畏困苦、勇于征服、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颇有浪漫主义色彩,而这也正契合了先辈所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这也真是继承和拓展了前辈们所创作黄土风貌水墨山水画的体现,可以说是做到了与时代同时进步与发展。
崔振宽60年代初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而当时,正是长安画派孕育的成熟时期,也是长安画派公开于社会且产生巨大影响之际。崔振宽在1980年之后,真正地迈开了个人艺术创造的步伐。从艺术形式美的角度讲,他抓住了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传统的笔墨,积墨法古已有之,但是到了近代的黄宾虹才发挥得登峰造极、淋漓尽致,崔振宽显然从黄宾虹的路子里吸收了不少东西,并加以消化、转化、强化,变化成了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崔振宽把自己的艺术面貌从根本上、在总体上推向了现代,这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对水墨语言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