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壤棕壤对铬吸附特性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壤棕壤对铬吸附特性研究

黄壤棕壤对铬吸附特性研究   摘 要:通过振荡平衡法研究黄壤、棕壤对Cr(VI)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土壤对Cr(VI)的吸附量远高于碱性条件下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黄壤、棕壤对Cr(VI)的吸附量增加。土壤本身理化性质不同,其对Cr(VI)的吸附量有很大差异;土壤吸附Cr(VI)量与游离铁铝氧化物及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及土壤pH值呈负相关。供试土壤等温吸附Cr(VI)量表现为黄壤棕壤。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Cr(VI)的等温吸附平衡浓度下降,对Cr(VI)的吸附能力下降。   关键词:黄壤;棕壤;Cr(VI);吸附;酸度;温度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0-62-04   Abstract:We performed a series of oscillation equilibrium experiments to simulate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Cr(VI) for the yellow soil and brown so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a acidic soil conditions,adsorption of Cr(VI)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in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Cr(VI) adsorption of yellow soil and brown soil rise with the temperatur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re different,and its adsorption of Cr(VI) will be a big difference. Soil adsorption amount of Cr(VI)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free iron/aluminum oxide and clay content,and negative associative to organic matter and pH. The adsorption of Cr(VI) in the isothermal tested was yellow soil brown soil. With the increase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the concentration of Cr(VI) in the isothermal adsorption equilibrium experiments decreased,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r(VI) was subdued too.   Key words:Yellow soil;Brown soil;Cr(VI );Absorbs;Acidity;Temperature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峻,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尤为严重,Cr已成为其中的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质。工业废弃物中大量的含Cr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到环境中,使土壤和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土壤中Cr(Ⅵ)的毒害作用较大,既使在低浓度条件下,这种形态的Cr对动植物的毒害作用仍较显著。由于土壤中的Cr能通过有机质的还原及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被植物吸收并转移到籽粒中,最终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1]。土壤对Cr(VI)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利用该特性使污染土壤降低其毒性而得以自净。黄壤、棕壤是我国南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土类之一,据以往相关报道可知,研究Cr(VI)在其中的吸附特征的文献较少。本文拟以黄壤、棕壤为研究对象,就其对Cr(VI)的吸附特点及其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实现Cr(VI)污染土壤的净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样 所用的黄壤采自贵州省委党校,棕壤采自沈阳农业大学农场,其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1.2 试验方法   1.2.1 影响因子试验 采用振荡平衡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不同酸度、不同温度下土壤对Cr(VI)的吸附量。   1.2.2 等温吸附实验 用振荡平衡法测定相同温度下土壤对Cr(VI)的吸附量。具体实验过程如下:称取过1mm筛的土壤2.00g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分别加入各浓度Cr(VI)标准系列溶液20.00mL(2、4、6、8、10、15、20、30、50mg?L-1),在恒温水浴(25±1℃)上振荡3h,平衡1h后离心分离,测定上清液的Cr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