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谷稻瘟病抗性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docVIP

魔王谷稻瘟病抗性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魔王谷稻瘟病抗性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魔王谷稻瘟病抗性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摘要: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法,对持久抗病品种魔王谷和感病品种鄂晚8号的DH系和F2∶3家系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和基因初步定位,并使用NBS-LRR同源序列引物进行了抗性基因的筛选,揭示魔王谷的抗病机理。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穗瘟田间抗性由第12染色体RM512标记下游的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并在Chr11的RM224下游、Chr7的RM248下游等染色体区间存在多个QTLs。NBS-LRR基因序列的筛查也表明在Chr12、Chr8、Chr6、Chr11对应区间的基因与抗性相关度较高。   关键词: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定位;NBS-LRR同源序列   中图分类号:Q37;Q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346-05   由子囊菌引发的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据统计,全球每年由稻瘟病造成的稻米产量损失足以养活6 000万人以上,我国稻瘟病年发病面积约3.8×106 hm2,发病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年损失稻谷约1×109 kg,稻瘟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严重障碍[1,2]。稻瘟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抗病新品种培育两种途径,化学防治成本高、效果差且污染环境,选育和推广抗病水稻品种被认为是控制稻瘟病害最安全、经济和环保的方法。   截至2013年8月,至少报道了68个抗稻瘟病位点的83个主效抗性基因[3]。报道和鉴定了较多持久抗瘟性水稻品种,如Moroberekan、Tetep、OS6、Dourode Perecose、IR36、IR42、IR64以及小粒野生稻、密阳30、湘资3150、天津野生稻、魔王谷、谷梅2号等[4-7]。品种范围涉及古老的地方品种、栽培稻品种和野生稻。这些抗源品种在稻瘟病的抗病育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稻瘟病菌容易出现新的生理小种,使得小种专化抗性丧失,多数抗病品种在推广种植3~5年后会出现感病,逐渐丧失抗病性[8,9]。因此,延长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周期成为当前水稻抗性育种的主要任务,而开展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育种是解决稻瘟病危害最有效且最环保的途径。   魔王谷的持久稻瘟病抗性前人已有报道,本研究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的方式,鉴定家系材料的抗病表型,通过构建抗病品种魔王谷与感病品种鄂晚8号的DH系和F2∶3群体,分析魔王谷的抗性遗传。SSR标记群分法与NBS-LRR同源基因比较结合,对抗病基因所在区间进行了初步定位。本研究旨在探求广谱、持久抗病的遗传基础,为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以及育种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魔王谷为云南稻区的地方品种,高抗稻瘟病,本试验中作为抗源;鄂晚8号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晚粳品种,高感稻瘟病;9311为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籼品种,高感稻瘟病。   1.2 群体构建   2007年以魔王谷为父本,与鄂晚8号配制杂交组合, F1代植株取花药进行花药培养, 得到加倍单倍体(DH系)植株113株, 海南移栽并收获单株种子。   按照单粒传原则,收获“鄂晚8号/魔王谷”组合 F1单株种子,于海南种成F2群体,分单株收获种子,得到F2∶3家系。2008年春将DH系和F2∶3家系两个群体在恩施两河病圃栽种。   2009年夏在武汉以魔王谷为父本,与9311配制F1杂交组合,再以9311为轮回亲本,通过2次回交和自交,构建BC2F3回交渗入系。2012年将263个BC2F3家系在宜昌远安病圃种植。   1.3 田间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种子4月初播种,5月初移栽大田,每份家系材料栽插20苗,水肥管理同当地水平,防虫不防病。分蘖期调查叶瘟的发病率、病级,抽穗后调查穗瘟损失率、穗瘟病级、发病率等指标。按照叶瘟病级分为1-9级,穗瘟病级按0、1、3、5、7、9级进行统计。将发病数据制成次数分布表,进行遗传推断。   1.4 叶片DNA提取   选取水稻植株叶片组织,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   1.5 引物筛选、设计与合成   采用水稻12条染色体上460对SSR引物进行抗、感亲本间差异标记的筛选,获得的差异标记进行连锁标记分析。抗病同源基因引物序列参考Shang等[10]发表的36对Psudogene引物进行序列设计。所有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1.6 基因定位   基因分型以魔王谷作为抗病对照,鄂晚8号作为感病对照。采用群分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用SSR引物进行主效抗性基因的初步筛选,选取DH家系中高抗(穗瘟抗级为0级)和高感(穗瘟抗级为9级)的家系各9个,分别组成抗、感小群体。利用在魔王谷与鄂晚8号间的多态性SSR引物进行连锁标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