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立足黔南州自身自然条件,结合黔南州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现状,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黔南州蔬菜产业应加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及标准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进程,实现全州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蔬菜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近年黔南州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认真规划、狠抓落实、突出标准、提质增效,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实现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加快全州经济发展的步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的进一步突显,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正方兴未艾。抓好蔬菜产业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生活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黔南州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介绍   黔南州位于长江、珠江的上游,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倾降的斜坡地带,南与广西接壤,是贵州省的南大门,为贵州省距珠江三角洲大中城市最近的内陆地区,是贵州、重庆、四川等省(市)通往“两广”的咽喉要道。州境内有黔桂、湘黔、株六3条铁路和贵新、夏容2条高速公路以及320、321等国道穿过。黔南州辖9个县、1个自治县、1个经济开发区和2个县级市,241个乡(镇),总人口约3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50万人,占黔南州总人口的89.7%。境内居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瑶族、毛南族、壮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36个少数民族,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   黔南州地处苗岭山脉,海拔230~1600m,年均温13~20℃,属立体气候,可周年生产各种蔬菜。低海拔高热量的片区适宜发展冬春蔬菜,高海拔冷凉的片区适宜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   近年来,在中央、省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黔南州把蔬菜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政府重视、相关部门支持、农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建成冬春蔬菜基地、夏秋冷凉蔬菜基地。产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群众增收显著,蔬菜产业已成为黔南州助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2黔南州蔬菜产业现状   2.1生产现状   到2010年,全州蔬菜播种面积达到了10万hm2,其中商品蔬菜面积7万hm2,产量234.2万t,产值43.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37%,居种植业的首位。覆盖全州12县市1区,有29.8万农户90万农民,户均种菜纯收入8973元,人均种菜纯收入2553元,全州农民人均种植蔬菜增收751元。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形成了3个不同类型的种植区域。   ①低海拔高热区以罗甸、荔波、三都等县为主和其他各县、市相类似的区域;低海拔高热区主要种植冬春早菜,种类为茄果类、瓜类、豆类、大蒜、甜糯玉米、马铃薯、白菜类、萝卜等,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②中海拔温热区以平塘、都匀、贵定、独山、惠水等县、市为主和其他各县、市类似区域。   ③高海拔冷凉区以瓮安、长顺、龙里、福泉等县、市为主以及其他各县、市类似区域。   中海拔温热区和高海拔冷凉区主要种植夏秋反季节冷凉蔬菜,种类为番茄、辣椒、白菜、甘蓝、生姜、菜豆、荷兰小黄瓜、马铃薯、菜玉米等,主要销往广东、广西、四川、南京、湖南等地。   2.2保鲜贮藏及加工现状   黔南州夏秋蔬菜面积占总蔬菜面积的52.72%,且以外销为主,生产的叶菜类、瓜类、豆类等需要预冷后才能进行长途运输。为适宜生产发展需求,已在独山、瓮安、罗甸、长顺等建有10座中小型冷藏库。大部分蔬菜产品以鲜销为主,加工蔬菜较少,加工蔬菜面积为2.3万hm2,占总种植面积的42%,其中红辣椒2万hm2、生姜1667hm2、其他333hm2。加工红辣椒的企业有山之韵绿色食品责任公司、福泉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瓮安冬秀娘公司、惠水永红食品厂、好媳妇食品有限公司、重庆胖子天椒食品有限公司等,产品近销省内外,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加工生姜的企业为贵州南木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销往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国家。   2.3产地市场和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黔南州蔬菜市场流通体系有了较快发展,现全州有8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以及120多个蔬菜零售市场,还有乡村季节性蔬菜收购点258个,已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乡村季节性蔬菜收购点为网点、大客商和个体经销为主体的市场网络体系。销往省外市场的商品蔬菜占全州商品蔬菜总量的40%,辣椒制品销往东盟。长期从事蔬菜营销的队伍已达2500多人。形成了菜农直销、个体贩运、大客商订单营销等多种流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蔬菜“旺季外销难、淡季调入少”的矛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