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黔西南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黔西南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摘 要]黔西南州民族宗教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拥有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但目前黔西南州的旅游开发类型主要是以观光旅游和人文旅游为主,对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认识不够,开发程度较低。在今天贵州省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大数据”助力旅游、“精准扶贫”带动旅游的背景下,黔西南州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提升旅游产品内涵拥有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机遇,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劣势与挑战。
[关键词]黔西南;宗教旅游;资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241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壮大及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追求切身体验的发展需求,民族宗教文化旅游体验成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对发展黔西南宗教文化体验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方面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丰富黔西南旅游内涵、推动黔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1 黔西南州概况
1.1 黔西南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接合部,是三省(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州府所在地兴义市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1.2 黔西南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
黔西南州内运输体系完备,与周边省份、县与县之间、村与村之间已经结成了完整的交通体系;兴义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昆明、贵阳等航线;黔西南州有完整的铁路运输体系;2016年开通了沪昆高铁普安站;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基本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航空、铁路、高铁、水运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贵州省黔西南州
1.3 黔西南拥有神奇的旅游资源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黔西南少数民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对大自然非常崇拜,他们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树木、石头、田、土、洞穴、动物等作为崇拜的对象,认为它们是能够给本民族带来福祉的“神灵”。为了保护这些“神灵”他们制定了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对人们进行约束,而且人人都会自觉遵守这些规定,所以州内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再加上黔西南州的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度假的最佳选择地。由于州内的自然资源丰富,这座城市也被人们戴上很多闪亮的光环,例如:中国观赏石之乡、国家风景名胜区、地球上最美的伤疤、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美峰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地质公园等。因此她也被誉为“龙古、山奇、水灵、谷美、缝绝、石秀;山如海洋、谷如凤凰、石如宝藏、路如画廊、情如故乡、气候如天堂、饮食文化的康庄”,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地。
2 黔西南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2.1 外来宗教
黔西南州少数民族自汉代开始就与汉文化接触,至宋元时期,汉传佛教传入黔西南州,并对黔西南人民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的建筑,例如:兴义市的万佛寺(开放寺庙)和水晶寺(开放寺庙)、兴仁县的积缘寺(开放寺庙)和寿佛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龙县的圆通寺(开放寺庙)和莲花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普安县的松岿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九峰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晴隆县的龙潭寺(废墟未存)和涌泉寺(废墟未存)、贞丰县的蟠龙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观音庙(开放寺庙)、谟县的三照阁等,当年这些宗教场所的建立,为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也使佛教在此得以快速地传播。天主教的传入则是在晚清之际,在西方列强的大规模入侵下,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在黔西南州广泛传教。至民国10年(公元1921年),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布依族在内的贵州教徒已有3万人,外国传教士达50余人之多,次年,罗马教廷划“盘江八属”[册亨、安龙、贞丰、兴仁、兴义、盘县、普安、安南(晴隆)八县之称]、罗甸和广西五县为安龙监牧区,民国16年升为正式的代牧区,1947年再升为“圣统教区”。[1]为了更好地传教,传教士在此大修建教堂、广置购田地,从而形成了许多散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天主教堂,其宗教建筑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结构独特、造型精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2 原始宗教信仰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州内有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大都以多神信仰为主,他们崇拜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崇拜祖先。这种多神信仰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黔西南州地处喀斯特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来文化很难流入当地并影响其思想转变,这就是其原始宗教信仰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而另一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