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通河防洪减灾与污染问题分析
伊通河防洪减灾与污染问题分析
【摘要】古人云:“水火无情!”说的是水和火是不讲情面的,一旦疏忽大意,极易造成重大灾祸。从公元前206年以来,我们国家发生大水灾就1029次,大约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要认真做好防洪减灾和污染治理工作。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一是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工程措施影响泄洪,三是污染越来越严重。解决伊通河洪涝灾害以及污染灾害的途径。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二、加大资金投入;三、做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四、做好水污染监测和治理。
【关键词】水资源;防洪减灾;污染治理;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S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15―01
引言:古人云:“水火无情!”说的是水和火是不讲情面的,一旦疏忽大意,极易造成重大灾祸。2013年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雾霾肆虐引发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与日俱增,以牺牲环境和忽视防洪减灾为代价换来的GDP给我们国家带来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本文从伊通河流域防洪减灾和污染治理的角度论述加强防洪减灾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古人云:“水火无情!”说的是水和火是不讲情面的,一旦疏忽大意,极易造成重大灾祸。翻开中国历史,从史前社会、黄帝、尧、舜、禹开始,人们就在与洪水进行持续不懈的斗争,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06年以来,我们国家发生大水灾就1029次,大约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历史上中国中原大地上发生过的特大的洪水曾经无数次淹没大片土地,冲毁了农田,房倒屋塌,到处是白茫茫洪水肆虐,人死牲亡的悲剧不断上演,在洪水过程中逃生的人们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传说中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至今仍然在鼓舞着人民群众与洪魔抗争。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历史上曾决口泛滥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每3年有一次决口,大约每100年发生一次大改道。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受洪涝面积约一亿亩,成灾6000万亩,因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上百亿公斤。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认真做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密切监测雨情和河流水情,研究洪水发生规律,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河道防洪减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水文水资源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伊通河是长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农安县,在农安县靠山镇汇入饮马河,在农安县靠山屯以北约15公里汇入松花江,全长342.5公里,被两岸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伊通河伊通水文站断面以上流域面积574平方公里,属于山溪性河流,洪水涨势猛,洪峰持续时间较短,洪水对河槽冲淤变化大,对沿河极易造成洪涝灾害。伊通河发源于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青顶山,流域面积1108km2,流经全县4个乡镇,汇入长春市新立城水库,属松花江水系,伊通镇是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伊通县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心,伊通河城市防洪工程保护城区面积28.8km2,保护常住人口10.4万人,流动人口12.5万元,保护耕地1.2万亩。
1、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1.1、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伊通河的防洪能力大幅下降
伊通河城区段堤防远远达不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每逢发生较大洪水,伊通河就泛滥成灾。2006年8月12日,伊通遭遇特大洪水袭击,伊通河洪峰流量达到每秒918立米,超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城区段堤防ll处决口,洪水进入城区,街道水深达到1.5米以上,水毁民房农田,城区内外交通中断、通讯失灵、水厂停水、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给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其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3亿元。2010年7月20日,全县普降暴雨,伊通河最大洪峰流量达到755米3/秒,伊通河发生了近百年一遇大洪水,沿河乡镇和伊通县城遭到洪水严重威胁,致使堤防决口,洪水进入城区,民房倒塌,农田水毁,城区内外交通中断,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直接经济损失6亿多元。
1.2、工程措施影响泄洪
为彻底根治伊通河,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的民族文化强县,伊通县委县政府决定多方筹措资金,利用2-3年的时间,完成伊通河城区段治理,实施伊通河城市防洪工程,并成立了伊通河城市防洪工程指挥部。截止到2011年7月中旬,伊通河城防工程完成总投资7350万元,占计划投资80%,其中河道清淤已全部完成,堤防工程完成1480米,占计划的49%。2座强排站已完成泵房及出口洞身工程;两座液压升降坝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5座排涵已完成3座,另外2座闸室、出口段已完成,码头工程已全部完成,现已达到防洪标准,可确保施工段安全度汛。
1.3、污染越来越严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