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彝族水田支系源流及和周边民族关系探索
云南彝族水田支系源流及和周边民族关系探索
摘要:历史上云南华坪、永胜县境内有众多少数民族分布,彝族水田支系是其中主要的一支。史书记载彝族在这二县有分布,但有关二县境内彝族水田支系的研究至今却鲜有介绍。华坪、永胜在云南西北部,处在川滇交界的区域,是远古民族交往的通道,地理原因使彝族水田支系形成不是由单一族源构成,而是先后由濮人——昆明族人——古彝族人——彝族汉姓人而来。由于诸多因素造成了古代各民族频繁的迁徙,彝族水田支系的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特点逐步消失。建立完善的保护发展研究机构,采取保护性措施,研究开发彝族水田支系文化,对了解本地区民族发展历史,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彝族支系;水田人;源流;周边民族;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彝族族称及支系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古彝族及其先民在历史上有许多族称。据史书记载(1)秦汉时期的彝族称为昆明、嶲、叟、僰;(2)魏晋时期的彝族称为爨人;(3)唐宋时期的彝族称为乌蛮和白蛮;(4)元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彝族称为罗罗。由于所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地区方言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不同支系和称谓,沿用至今的自称、它称共222个,其中自称为51个,他称为171个。”[1]P28有的是一个支系,有的是同一个支系不同的称谓,彝族仅自称就有:诺苏泼、纳苏泼、聂苏泼、罗婺、罗武、倮倮泼、伯彝、所都、阿灵泼、罗泼、罗卧泼、阿武、阿乌儒、六米、侎俐、阿哲濮、撤苏、车苏泼、密期、摩察、冼期麻、改苏泼、迷撤泼、纳罗泼、土家、濮拉泼、濮瓦泼、濮基、栗泼、腊鲁泼、撒尼泼、尼泼、撒弥、撒摩都、阿系泼、葛泼、杀期泼、水田、他鲁苏、纳若、莨峨、他留、他谷、支里、濮让、咪西苏、阿多濮、披沙夷、新丁、广西蛮、海彝等。彝族在历史上尽管有许多自称和他称,但自元代出现的“罗罗”族称,是对彝族各支系它称所通用的、社会广泛承认的一种民族称谓,并一直沿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罗罗”称谓带有民族歧视的成分,根据国家民族识别归类和彝族人民自己的意愿,将“罗罗”族名采用“彝”字,作为本民族族称。罗罗是一种总称,在明代还记载有白罗罗、黑罗罗、撤弥罗罗、阿者罗罗等等。这些在罗罗之前缀加的称谓实际上多是不同支系彝族的自称或他称。
二、彝族水田支系分布及识别
1.水田支系的分布。云南省彝族支系分布广泛、错综复杂。其中彝族水田支系主要分布在滇川交界的华坪县,集中在新庄河、温泉河、龙洞河两岸河谷地区的荣将、温泉、石龙坝3个乡镇的共计8千2百多人。主要分布在新庄河流入金沙江地带的和爱、哲里、德茂、基左、龙泉、民主、温泉等村委会。和爱、哲里水田以前有部分自称水彝,现多自称水田人。除了水田人以外,还有另一彝族支系他留人。在华坪,他留人他称自称都为他鲁人,人数500多人,分布在和永胜县接壤的通达、维兴村一带。在与华坪县接壤的永胜县有2000多的水田人分散在永胜县各乡镇的村委会。水田人在永胜比较分散,水田人散居在期纳、仁和、顺州、板桥、太极、光华、松坪7个乡镇。主要分布在半坪、新坪、新田、汇源、西马场、板桥、新河、嘉禾、西安、光明、永红11个村委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福田镇有水田人300多人、平江乡庄上村有水田人700多人。
2.水田人的识别。水田人自称阿哦腊鲁、水田、水彝,傈僳族称之为腊鲁泼,解放前汉族人称为水田罗罗、光头罗罗(有别于凉山彝族的盘头罗罗),解放后大都称水田族。因善于种植水稻族名跟水田联系在一起。
1954年8月,由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云南省统战部、云南大学、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单位28个人组成“云南省民族识别研究组”(以下简称“识别组”),对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作了识别和归并,水田人也归并到了统一的彝族族称中。“关于永胜、华坪两县的“‘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水彝’等11个单位”的识别,“11个单位共有1.4万人,其中‘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等十个单位分布在永胜县,‘水彝’以及部分‘水田’、‘他鲁’分布在华坪县。各单位自称‘罗罗濮’、‘纳儒’、‘纳罗’,与上述漾、祥云、永平、风仪四县‘土家’人自称相同。新中国成立前,汉族侮称他们为‘罗罗’,傈僳族称他们为‘腊罗帕’。其语言都属彝族的一种方言,彼此可以通话。以‘水田’语与各各单位语言比较,相同、相近的词汇占70%以上,语法结构也基本一致,彼此通话无阻。以‘水田’语与永平‘土家’语比较,在875个词中相同、相近的占61%;‘水田’语与凉山彝语比较,在875个词汇中相同、相近的占52%,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