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小学类著述和山海经研究平议.docVIP

历代小学类著述和山海经研究平议.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代小学类著述和山海经研究平议

历代小学类著述和山海经研究平议   摘 要:历代小学类著述在论述文字之际,对《山海经》及郭璞注文多有征引及讨论,将这一部分资料汇集起来,对《山海经》的文本完善及名物训释等方面皆有所助益,今试以《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等九部著作为例,对此略加说明。   关键词:小学类著述 山海经 校勘 训诂   《山海经》名物众多,其同时代及其后的小学著述在创作之时,往往对其有所参照;而郭璞注简约近古,后世小学类著述对该注也多有征引。因此,将历代小学类著述中所存的相关资料集中起来,合理利用,对《山海经》研究特别是《山海经》之校勘、注释大有裨益。今就《说文解字注》[1]《广雅疏证》[2]《尔雅义疏》[3]《方言笺疏》[4]《小尔雅集释》[5]《大广益会玉篇》[6]《广韵》[7]《韵补》[8]《经传释词》[9]九部小学类著述对《山海经》①及相关郭注的引述次数统计为下表②:   而据上表数据,表中各类小学类著述引述《山海经》及郭注(记其重复)约有595 次,其中保存的文本资料,正可与今本《山海经》互为对照,而其中的相关阐释,又可供《山海经》名物训释之资。   一、历代小学类著述与《山海经》文本勘正   文献经传抄、刻印、排印等都会出现错误,而《山海经》久经流传,更是谬误极多。通过对小学类著述中所存《山海经》及郭注引文以及小学家相关论述的考察,对《山海经》文本的讹、脱、衍、倒等问题,都能有所勘正。兹略举几例于此。   1.?\??   《海外南经》云:“?\国在其(三苗国)东。”郝懿行疏云:“?\疑当为,见《说文》(十)。《玉篇》作?洌?云:‘?洌?国名也,在三苗东。’本此。”[10]236   按:《广韵》云:“?洌?国名,在三苗国东,出《山海经》。”[7]473《说文?戈部》有“?洹弊郑?段玉裁注云:“《山海经》‘?涔?’、‘?涿窆?’今讹作‘?\’。”[1]631故,“?\”疑为“?洹弊种?误。   2.《大荒西经》云:“(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开焉得始歌《九招》。”[10]473   按:王引之《经传释词》引《山海经》为“开焉始得歌《九招》。”其注曰:“今本始字在得字下,亦后人不晓文义而妄乙之。”又云:“言于是始得歌《九招》也。”[9]22据王氏之意,“焉始”在古书中多连用,意为“于是始”。其说颇有理据,“得”、“始”或为倒文。   3.《中山经》云:“渠猪之水”,“多豪鱼”,“赤喙尾赤羽”。[10]142   按:此文义不通。《广韵》引《山海经》云:“渠猪之山,多豪鱼,赤尾赤喙有羽。”[7]135《广韵》引文文义通顺,依据《广韵》则“尾赤”应作“赤尾”,顺序颠倒且羽之前脱“有”字。袁珂注录有《太平御览》引文之异文,与此小异。[10]143   4.《大荒南经》之“宋山”,“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10]430   按:《广韵》云:“《山海经》曰:黄帝杀蚩尤,弃其桎梏变为枫,木脂入地,千年化为虎魄。”[7]6《山海经》之叙述重复累赘,文气不顺。疑“枫木”、“是为枫木”其一为衍文;而“木脂入地,千年化为虎魄”则可能为《山海经》之脱文。   二、历代小学类著述与《山海经》异文、逸文摭拾   上文主要论及小学类著述所存《山海经》引文及其阐释对今本《山海经》疑误之处的勘正作用。此外,部分小学类著述中所存《山海经》引文虽今本《山海经》相异,未能论断是非,但存其异文,也有益于对《山海经》古本的认识。如以下两例:   1.《北山经》云:“于毋逢之山,其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10]119   按:《说文》云:“?担?同力也,从三力。《山海经》曰:‘惟号之山,其风若?怠!?”段玉裁注引《山海经》与及郭注与今本同,其下按语云:“郭本与许所据不同。”[1]701《玉篇》亦云:“?担?同力也。《山海经》云:‘惟号之山,其风若?导币病!?”[6]38《玉篇》、《说文》引文同,《玉篇》或以《说文》为??;或《说文》、《玉篇》所据《山海经》底本同,而与郭璞所见《山海经》异,未知孰是孰非,可两存之。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已注明此条异文。   2.《东山经》之“太山”“有兽焉”,“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10]139   按:《广韵》引《山海经》作“见则有兵役”[7]340,与今本异,可为今本之补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也有注明此条异文。   小学类著述中所载《山海经》引文有部分条目已不见于今本《山海经》,疑为古《山海经》之逸文。将这部分资料辑录起来,也可促进《山海经》全貌的恢复。兹略举几条逸文于此:   1.《广韵》云:“??,??铅,南极之夷,尾长数寸,巢居山林。出《山海经》。” [7] 432   2.《广韵》云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