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余家垄水库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docVIP

铅山县余家垄水库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铅山县余家垄水库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铅山县余家垄水库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摘 要】任何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有其形成条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本文在余家垄水库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关键词】余家垄水库;地面塌陷;成因;防治;对策   Qianshan County Yu Jialong reservoir geology disaster origin analysis and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ountermeasure   Liu Jin-bao,Luo Wen-min,Yu Ke-jin   (268 Team Nuclear Industrial Geological Bureau Yushan Jiangxi 334700)   【Abstract】Any geological disaster occurrence all has it to form the condition, to form the reaso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on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Yujialong Reservoir, has analyzed the reason which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forms and proposed the preventive policy   【Key words】Yu Jialong reservoir;Surface collapse;Cause;Preventive policy   1. 前言   2005年12月至次年6月,铅山县鹅湖镇马家至余家垄水库一带陆续出现地面塌陷、山体滑坡及地裂缝,致使稻田干涸、水库水体下漏、民房开裂、道路损坏等地质灾害现象,造成当地居民有田不能种,有房不敢住的严重后果,直接受灾害影响的有马家、余家垄、七里等百户居民。由于水库水下漏,减少了水库的蓄水量,进一步给下游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灾害位于余家垄水库一带,长1200m,宽200m,北东东-南西西展布,平面上比较集中。塌陷主要分布于山沟低洼处,分布密度以靠近余家垅水库和余家垅铅锌矿最大,塌陷之间水平距离最近小于1m,几处密集成群出现,一般2~20m。滑坡、地裂缝与塌陷密切相关,分布于塌陷集中处的山体斜坡上。插图1。   图1   2. 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2.1 灾害的种类。   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塌陷、滑坡、地裂缝。   2.2 灾害特征。   (1)塌陷:在灾害区所调查的19个地面塌陷坑,塌陷坑口最小直径1.5m,一般3~10m,大者可达40m。洞深6~10m,最深达30m以上。塌陷坑口一般近圆形,少数大口径塌陷为多个小塌陷多次迭加而成呈不规则状。大部分塌陷均有泥石塌落坑内,积水与水库水面平齐,说明与水库有水力联系。半数塌陷坑口附近有弧状-半环状裂缝,2个塌陷坑内有灰黑色污水(铅锌矿氧化物)。塌陷直接造成道路损毁和滑坡。   (2)滑坡:1#滑坡位于K18塌陷之东并且相邻。滑坡体宽65m,长约60m,滑坡体之泥土大部分填入K18塌陷之中,滑坡壁(面)倾向K18,倾角45°~50°,滑坡体两侧裂缝发育,裂缝倾角大于80°,倾向滑坡中心。滑坡体组成以含砾粉质粘土为主,其结构松散,表面植被发,但土体上部1.50m厚之内因植被根系的腐烂而形成的孔隙发育。滑坡已造成简易道路、山体、树木损坏,滑坡体积约11700m??3。该滑坡还在发展中。   与该滑坡同时发育的还有7条走向212°~248°的地裂缝。地裂隙宽1.50~20cm不等,长30~80m不等,裂面陡直,略斜向T18,且已形成多级次崖。另有2条走向55°的地裂缝,缝宽1~3.50cm,长15~20m,与30°~32°走向裂缝相交。   2#滑坡:位于T10、T12塌陷西北山体斜坡处,自然斜坡坡角为25~30°。滑坡体宽235m,长约100m,已在滑坡体的前缘和后缘形成7条连续、断续的地裂缝。坡脚地裂缝宽1~5cm,裂面陡立,锯齿状,走向30°~35°。坡顶新月形地裂缝走向68°,长50~150m,宽为1~35cm,最深超过4m,裂缝南盘垂直下移最大达38cm。裂缝陡立,平面形状为锯齿状。局部形成滑坡鼓丘,南盘高于北盘2~5cm。。滑坡体下滑方向指向东南。滑坡体正在发展,临近滑坡体的建筑已产生裂缝。初步估算,2#滑坡体积约71000m??3。   2.3 形成时间与过程。   据当地居民介绍,测区内的塌陷多年前分别出现K??2、K??3、K??4和K??8、K??9之后相对稳定。2005年10~12月,铅山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