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药物不良反应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门急诊输液病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多。通过数年临床观察分析得知,药品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中西药注射剂不合理联合应用及药物联用品种过多等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加强药理知识学习、及时告知患者、把握注射原则、严格三查七对及加强输液巡视是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如何减少或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是我们护理工作职责所在。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180-0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尤其门急诊静脉输液病人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多。自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急诊科门急诊输液病人中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29例。其中,男70例(54.5 %),女59例(45.5%),男女之比为1.2:1。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92岁。不同性别、年龄段都有发生;50岁及以上者39例(30.2%)。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102例,严重药物不良反应27例。其中出现过敏性休克9例。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药物、循环系统药物及中药制剂为主。在致药物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物中以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率较高。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的皮疹、皮肤潮红、瘙痒;其次是静脉炎、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胸闷、肢体麻木、呼吸困难和视物模糊等等。现将我院科129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给以总结。
1 原因分析
1.1 药物因素
1.1.1 药物品质不纯 由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药品质量标准控制水平的不同,不同厂家制药制剂纯度不同,所以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不同。由于受气候特点、环境温度及个人技术等影响,同一厂家生产的药物批次不同,制药制剂纯度也不同,所以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不同。
1.1.2 药品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 据报告中国抗生素使用率名列世界第一,其中就存在过度使用药物的现象。抗生素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1.1.3 给药途径 注射剂量虽然具有起效快,便于临床急症应用的特点,但由于缺少了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处理,其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静脉注射药物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1.1.4 中西药不合理联合应用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医并用的概率越来越多,但长期的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表明:有些中西药配伍能使毒副作用增强。中西药的联合使用导致药物品种联用增多,致使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增加。
1.1.4.1 两类药物毒性相类似,合并用药毒副作用相加,如地榆,虎杖,五倍子等含鞣质中药与四环素、利福平等西药,二者均有肝毒性。
1.1.4.2 某些中药可加重西药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使副作用增加,严重的可使患者死于呼吸衰竭。如杏仁止咳糖浆、桂枝茯苓胶囊等在成药与麻醉镇静止咳药如硫喷妥钠、可待因等合用。
1.1.4.3 某些中药能兴奋心肌而加快心率,增强心脏对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而增加对心脏的毒性。
1.1.4.4 改变体内某些介质成分含量或环境也能增加毒副作用。某些中药能促进单胺类神经介质的释放,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使毒副作用增强,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危象。如麻黄、中药酒剂与呋喃唑酮、格列本脲、甲硝唑等。
1.1.4.5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不合理联用。复方丹参针与环磷酰胺、氟脲嘧啶、阿糖胞苷等抗肿瘤药物合用,能促进肿瘤转移。梁桂珍[1]曾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混合静滴,导致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3例。
1.2 人为因素
1.2.1 个体差异
1.2.1.1 过敏体质的患者易引起药物过敏反应,称药物变态反应,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1.2.1.2 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情况的差异,婴幼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老年人则因肝肾功能衰竭,对某些药物易发生中毒;素体中阳虚寒患者服用清热解毒药易因寒凉伤脾而生腹痛、呕吐等误治病证,甚至产生坏病[2]。
1.2.2 护理人员素质欠佳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又脏又累,付出的劳动与社会价值有时不对等,导致护理人员流失严重,护理队伍相对不稳定,而临床年青护理人员相对较多,难免存在个别护士技术差,态度又不好,也容易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加重。
2 预防与干预措施
2.1 加强药物的质量监控 医疗单位必须尽可能规范进货渠道,对制药过程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质量跟踪,在使用前应注意观察药物的色泽及有无沉淀,要严格避免使用那些存在澄明度问题的注射剂,减少批与批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海凯泉选型样本-第五代数字集成变频供水设备.pdf
- 2025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实用).docx VIP
- 党员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docx VIP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pdf VIP
- 员工个人年终总结7篇.docx VIP
- 场景搭配培训课件.ppt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及特种设备监督管理.pptx VIP
- CMW500操作快速入门:Bluetooth信令测试.pdf VIP
- 蓝色绿色商务科技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培训安全培训培训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知识培训.pptx VIP
- 佛马特fermator门机VVVF-4+门机调试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