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的趋势·的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亮点·的趋势·的策略

亮点·的趋势·的策略   一、亮点      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两大亮点:一曰“多情”,二曰“多元”。   先看“多情”:如果以“理智与情感”区别中高考作文命题,则高考“理智”多一些,中考“情感”多一些。多情一直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特点,因为初中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强调以情动人,“情感真挚”也一直是中考一类作文的主要指标,而今年的作文命题似乎又格外“多情”。   今年“多情”的特点尤其体现在“热点”类作文命题里。如果用关键词搜索,2008年作文命题出现最多的就是“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有69个考区或聚焦“汶川”,或远眺“地震”。在四川省内,这样的考题有成都卷的“震撼心灵的________”、南充卷的“这一天,让我铭记”、乐山卷的“当地震发生后……”、浙江湖州卷的“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等等。大家都知道作文命题历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回避热点话题。今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考区聚焦于此,原因是2008年实在是一个太特别的年份,这个特别改变了正常的规则。用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诠释全国各地几百位命题老师的初衷:不避题目被押中的危险,也要引导考生懂得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真情的力量、大爱的力量,汲取高昂的民族精神的营养。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此高密度地聚焦热点,在今天这个开放的时代,不一定“空前”,但基本“绝后”,以后基本不会重现如此景况。   “多情”的特点也体现在“成长”类作文命题里。如果用关键词搜索,今年出现的比较多的关键词,不仅有以往常见的“我”,还有“我们”;不仅有第一人称“我”,还有第二人称“你”。这就引导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内视自我,还要外视他人;不仅要关注个体,也要关注群体、集体、社会。这样的考题有“我眼中的色彩”(上海卷)、“你,来到我们中间”(贵州黔东南卷)、“我最想依靠的是你”(江苏无锡卷)等数十道。   我们如果略加品味,就会察觉若干题目(如“我最想依靠的是你”等)从话语模式上看很柔软,不再是以往成人式、有距离感的道德说教,而是朋友般倾心的交流,这显示出中考命题者正渐渐摆脱居高临下的刻板说教,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去激发考生的倾诉欲望。   “多情”的特点还体现在“家乡”类作文命题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厦门卷第一道命题作文“大海,我的朋友”。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大海美化了厦门的自然环境,浸染了厦门的地方文化,见证了厦门的经济建设,养育了厦门的孩子……学生们的成长无不打上大海的烙印。可以说,大海一直在学生身旁,在他们眼中、心中。选取这样一个角度命题,是很温暖的,很能撩拨考生的写作情绪。   再看“多元”:作文命题,一般说来,如果命题者给出的材料和提示语出现明显的“主题暗示”,会限制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只能向某一角度集中而不能向别的角度发散。因为价值倾向性太明显,最后将钳制学生独立思考,导致千人一面、万口一腔。因此,孙绍振教授主张,作文命题要使“关键词语多义性,为自主立意提供想象的冲击”。一句话,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的命题也应该是多元的。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今年很多考区命制的题目可圈可点。以比较集中的“物象”类命题为例,有些直接以实物命题,如浙江杭州卷的“日历”。日历连接着虚与实,它不只是作为实物的片纸,更是作为生命历程的记载,连接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些地区以实物作喻,如山东威海卷“_________的肩膀”、山东济宁卷“成长的脚印”,“肩膀”“脚印”都富于言外之意。有些地区用物象揭示哲理,如辽宁沈阳卷“把花种在自己的心里”、山东潍坊卷“画一扇窗给自己”,“花”“窗”都富于哲理内涵。这些考题都既有实指,又具虚意,虚实相生,给考生的构思立意提供了开阔的空间。   以江苏扬州卷命题作文“回家”为例,“回家”这个词语具备优越的“点燃”功能。每位考生一看到这两个字,都会很自然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或阅读视野里的某一块跟这两个字连接起来。考生从自己的经历里都能体味回家团聚对于亲情的意义。扫描其阅读视野:在《故乡》中,看到迅哥儿回家;在《枣核》中,咀嚼着海外游子关于回家的朝思暮想;在《夜雨寄北》《天净沙?秋思》《回乡偶书》等古诗里,品味着回家的期盼、无奈、怅惘与忧伤。再推而广之到屏幕阅读:我们看到雪灾后很多人赶着回家过年跋涉的脚印,看到几十万人无法回到旧有的家园的潸然泪下。再进一步发散开去,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作为法定假日,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将祥云、漆红、纸卷轴等中国元素融入奥运火炬,等等,这些对传统文化、民族元素的弘扬,不正是一种文化层面的回家吗?   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应该让每一个考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说话,每一个考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说话,每一个考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说话。但每个人展现出来的高度、宽度、厚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