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住持习惯法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教寺院住持习惯法的研究

佛教寺院住持习惯法的研究   摘 要:佛教寺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以住持为塔尖、以执事僧和杂物僧为中层塔身、以全寺僧众为底座。百丈清规中所展现的住持制度是寺院习惯法的重要内容:住持具有重要作用,住持的选举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程序,住持退院也有一定的程序,施主在住持选拨中也占据一定地位。   关键词:住持 习惯法 选举   中图分类号:B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以《水浒传》为引子   在《水浒传》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中,关于瓦罐寺的衰败和住持的荒淫腐败有文学的描述,住持品性好坏对寺院兴衰的重大作用可见一斑。   鲁智深在五台山智真长老处落发为僧,却因吃酒而两番酒后闹僧堂,长老让其去东京大相国寺,投托智清禅师。在路上遇到了瓦罐寺,虽然是大刹,但破败至极:“钟楼倒塌,殿宇崩摧。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方丈凄凉,廊房寂寞,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一些留在寺院的老和尚道出了个中缘由:“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他两个无所不为,把众僧赶出去了。我这几个老的走不动,只得在这里过,因此没饭吃。”由此可见,住持若是不兢兢业业而腐败堕落的话,势必败坏寺院常住,引起寺院的衰落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动尼   二、住持的定义及职责   《百丈清规证义记》对于住持的定义、沿革及利弊得失的说明最为详备:“住持者,主持佛法之名也。丛林立住持者,藉人持其法,使之永住而不灭也;夫法者,大圣之道也;戒定慧者,持法之本也;僧园众务者,持法之事也。本立而事乃治;事治而本愈固。故住持之人,其关系最重大也。粤稽灵山住持,大迦叶统之;竹林住持,舍利弗主之。自佛教入中国四百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其时唯以道相授受。虽与众同居,而规则简略,仪文未备,未有禅宗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浸盛,上而王臣,下而士庶,皆向风问道。统宗会元,势不能不专于一人。而此一人者,苟不称其位,则道不明;不崇其体,则法不立。于是始奉出类拔萃之一人,为禅宗住持,而称之曰长老,以齿德俱尊也。复作广堂,以居其众,设两序,以分其执,而制度粲然矣!然住持之礼虽尊,至于作务,犹与众均其劳。贤如百丈,而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节,则住持之义可知。故当其时,由众所推,或命之官,而犹有辞聘,举而不赴者,诚重其任,而无所希慕于其间也。至于今则庾廪之富,舆仆之安,皆住持私之。无怪乎贵鬻豪夺,视若奇货矣!呜呼!住持苟非其人,一寺废荡,且遗害于后世。至于数十百年而不可复,岂细故哉!”①   由此可知:首先,寺院住持的作用是“住持佛法”并且“使之永住而不灭”。其次,住持制度发展的原因是禅宗的广泛传播与普遍接受而带来的寺院管理的需要:“上而王臣,下而士庶,皆向风问道。统宗会元,势不能不专于一人。”第三,禅宗住持的资格:“于是始奉出类拔萃之一人,为禅宗住持,而称之曰长老,以齿德俱尊也”,于是住持得求德才兼备者,这样才可领导僧团走向正轨和繁荣,否则就会带来祸患“呜呼!住持苟非其人,一寺废荡,且遗害于后世。至于数十百年而不可复,岂细故哉!”第四,住持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戒律方面与普通僧众同:“然住持之礼虽尊,至于作务,犹与众均其劳,贤如百丈,而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节,则住持之义可知。”第五,住持制度是以住持为首,而下分权以实行僧团内部的管理的“复作广堂,以居其众,设两序,以分其执,而制度粲然矣!”住持的塔尖作用可见一斑,在僧团管理中起到的是领导者的作用,其品行好坏、眼光远近,直接关系到寺院繁荣衰落的命运。   三、如何选举住持及新住持的接任   关于住持的选任,《至大清规》在“住持后事”条中对选任标准和注意事项做了明确规定:“补处住持,两班集大众会议,须择宗眼明白、德劭年高、行止洁白、堪服众望者,众状保申。须合诸山江湖公宣,方为舆论。知事、耆旧毋擅私情,丛林得人,令法久住。若倚财势,营生结好,冒名进锐。名位乌可轻任?”②   《百丈清规证义记》中有关住持选任的“议举住持”条在《至大清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有所补充:“两序、勤旧就库司会茶,议请补处住持,仍请江湖名胜大众公同选举,须择宗眼明白、德劭年高、行止廉洁、堪服众望者,又当合诸山舆论,然后列名签状、保申所司请之。若住持得人,法道尊重,寺门有光。为勤旧知事者,不可以乡人法眷阿党传会,不择才德,惟从贿赂,致有树党徇私,互相搀夺,寺院废荡。”③   由上可知,在住持的选任中有很强的民主意识和程序:“两班集大众会议”,选举的也是德高望重者:“须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