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法律思想分析-法律史专业论文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PAGE
PAGE 1
引 言
曾国藩研究是我所任教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极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社科研究
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由李文斌教授任所长的曾国藩研究所是 湖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在李文斌教授的带领下,我院相当多的学者对曾国藩
进行了各个侧面的研究,从伦理学、管理学、军事学、教育学等各个不同的角度 来进行,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大概是两年前的暑假, 李文斌教授与我在闲聊的
时候不经意间聊到曾国藩研究问题,我随意问了一句,“有人研究曾国藩的法律 思想吗?”李文斌教授回答得很爽快:“还没有呢,光宇,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吧”。 当时我回答得也很爽快,但心里是不踏实的,因为我没有太大的把握。
后来我才得知曾国藩研究所其实是过做这方面的基础工作的,最重要的一件 事是,李文斌、游训龙、颜小冬等三位教授还特地跑到湘潭大学法学院,找到法制 史专家李交发教授作过关于曾国藩法律思想研究方面的探讨。
事情往往是很凑巧的,我后来又成了湘潭大学法学院 05 级法律硕士在职研 究生,亲耳聆听了李交发博导关于中国法律文化三次转型的专论。清末民初第二 次法律文化转型给我的印象很深,在第二次法律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有许多杰出
的代表人物,其中就有曾国藩最得意的门生——李鸿章和左宗棠。但不管是传统 的中国法律思想教科书里还是李交发、张晋藩等法史专家的专著里都不约而同地 将曾国藩遗忘了, 作为曾国藩的死对头——洪秀全的法律思想倒也都论述得比
较全面。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真正思索这个问题——曾国藩的法律思想 研究。后来在选硕士论文选题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选了这个尚属处女地的研 究项目,毕竟我是学历史出身的,后来又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法律,我想,我来研究
这一块,还是有一点优势的。 然而,决心容易下但实施却是很艰难的,因为曾国藩的法律思想研究的前期
成果太少太少了, 在我系欧阳晨老师的帮忙下,我只检索到了上海市社科院研究
员华友根老先生的两篇文章,他们分别是载于《史林》2001 年第 1 期的《曾国藩 的法律思想述略》、载于《政治与法律》2005 年第 1 期的《左宗棠的法律思想以 及与曾、李的比较研究》。大概是我的论文写到一半的时候,才有了湖南工业大
学法学院黄启昌教授发表在《湖南社会科学》2007 年第 3 期的文章:《曾国藩的 法律思想探析》。可以这么说,在曾国藩的法律思想研究这一项目上的前期研究 成果是很薄弱的。薄弱是一把双刃剑,正因为薄弱才有可能会存在较多创新的机
会;也正因为薄弱才使得研究步履维艰。 我是从曾国藩的礼法结合、以法为主;重刑治乱、止盗安民;清理积案、整
顿司法;绳墨权重、执法秉公;坚拒列强、捍卫主权等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的,至
于研究方法,尽管我力求论从史出,但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我一方面要 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应付不少的诉讼事务,所以有些资料还来不及
一一考据,只好先转引再说,待以后条件成熟了,我再一一深究。 关于本文的写作,我向李交发教授请教过多次,李老也不厌其烦的耳提面命,
先后指导我四易其稿,特别是在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教导,令我受益匪浅。
一、礼法结合、以法为主
1. 1 承前启后、礼法结合
曾国藩(1811—1872),湖南双峰荷叶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位集大成 者,又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先驱,是中国法律文化第二次转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之一。
如果我们将第二次法律文化转型分为两大阶段,那么可以认为从 1840 年至 戊戌变法前为第一阶段,姑且称之为“转型缓步期”。①曾国藩正是处于这样一个
“转型缓步期”的历史背景下,在曾国藩的身上,既体现出传统,又有近代化的 特征。在奉命处理最为棘手的天津教案时,他百病缠身,完全有理由陈请另派高 明,但他觉得,自己“食禄有年,受国深恩”,“一息尚存,此志不懈”,为此抱
病前往,行前写好遗嘱给他儿子曾纪泽、曾纪鸿。他感受到了列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差错学习中的员工行为及其聚合效应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 差速带式加工番茄果秧分离机构的设计与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常东升与保定快跤文化的传播研究-新闻学专业论文.docx
- 常减压精馏与能量系统集成的分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常减压蒸馏装置中换热网络的模拟优化研究-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论文.docx
- 常减压蒸馏装置仿真培训系统开发-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常压低温等离子体的医学应用研究-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论文.docx
- 常化温度对无取向电工钢组织与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常压储罐完整性评价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