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维涡动力学和控制-流体力学专业论文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涡作为流体运动特有的存在形式 , 以不同形式呈现在各种流动之中. 故而, 流体力学家 Kuchenmann(1965)曾形象地称, 涡是流体运动的肌腱. 一般而言, 表征流体元旋转角速度的物 理量称为涡量(vorticity), 涡量集中的流体区域称为涡(vortex). 涡的产生与发展, 相互作用以及 消亡主导了众多复杂的流体运动, 构成了涡动力学研究的主题. 另外漩涡还是构成湍流, 诱发 噪声的重要原因. 因此探究漩涡的演化过程并对漩涡实施控制, 既构成了涡动力学的主要内容, 也是大量工程实践的迫切要求. 涡动力学正是伴随着航空工程中漩涡控制的实践[1]和湍流研究 [2]的深入而愈发受到重视. 例如 60 年代中期, 在飞行器设计中已经能够利用机翼前缘分离涡产 生非线性涡升力. 70 年代后期, 随着非定常分离和漩涡主动控制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利用非 定常扰动对流动的激发作用和漩涡的非线性效应可以提高飞行器的升阻比, 使得飞行器获得更 高气动效益. 这些范例都昭示着涡动力学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从严格意义上讲,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漩涡流动是非定常的(或者说, 至少具有某种弱的非定常特性), 这种非定 常特性使问题变的更复杂, 因而研究工作也面临极大挑战. 在涡动力学中, 无论是流动机理研 究还是流动数值模拟, 二维点涡系统, 作为三维漩涡系统的简化, 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领 域. 作为对真实流动的简化, 二维点涡系统忽略了涡的拉伸, 保留了流动的若干本质特性, 例如 二维点涡系统仍然保持湍流相干结构[3-6]. 更为重要的是理想流体中的二维点涡系统具有良好 的 Hamilton结构, 这使得人们可以凭借着以往关于 Hamilton 系统的诸多数学技术和物理结果去 研究探索流动的机理, 可以说点涡系统的 Hamilton 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流体研究工作打 开了方便之门.
人们对二维点涡系统的持久兴趣, 作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 研究流动机理的内在诉求, 其 最早可以追溯到 Helmholtz(1858)以及 Lord Kelvin(1868)关于流体中涡运动的奠基性工作. 目前, 这方面的研究一般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两个方面展开. 在理论上, 通过二维点涡系统的非线 性行为以及统计规律来探索湍流本质[7.8]; 在计算上, 通过涡方法来实现对复杂流场的模拟和显 示[9,10]. 另外, 其他学科以及工程应用的需要也对二维点涡系统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二维点涡系统已经在大气科学, 海洋学, 化学反应扩散, 热机燃烧学, 天体物理, 等离子 物理以及电磁学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 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11-14]. 因此, 有必要对于二维点涡 系统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
1.2 研究回顾
欲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 其前提就是要掌握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 故而, 在开始本文关于 点涡系统的研究工作的表述之前, 有必要对二维点涡系统的研究历史加以回顾. 这个回顾将从 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两个方面进行, 但本文的侧重点在前者.
Helmholtz(1858) 给出流体中涡运动方程[15], 给出了具有涡产生的流体运动重要性质, 但当时其重要动机却是研究流体中摩擦的作用[16]. 在 Helmholtz 工作的影响下, Lord Kelvin 发表了关于不可压流体涡运动的论文, 导出了著名的速度环量守恒定律 [17]. 对于理想流体的 二维点涡系统的研究则属于 Kirchoff, 1876 年 Kirchoff 首先在无界平板得到了点涡运动相应的 Hamilton 动力学方程[18]. 这个结果使得人们可以从 Hamilton 动力学的角度去研究点涡系统, 而且通过 Hamilton 动力系统这个纽带将点涡的相互作用和天体力学中的 N-体问题统一起来, 因此对于二维点涡系统的研究工作影响相当深远. 随后, Grobli(1877)撰写了关于三点涡运动的 论文, 得到了无界平面上三点涡相对运动方程, 并研究了这个方程若干特殊解[19], 例如点涡系 统中特有的坍缩现象就是这个时候被发现的. 不过 Grobli 的工作长期被人忽视, 直到文献[19] 的面世, Grobli 当时的研究工作才为更多的人所知. 接下来, 这一领域的工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的沉寂, 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有所复苏, Lin 在 1941 年的两篇短文中研究了一个有界区域 内点涡的运动, 并给出了相应运动方程[20,21], 1943 年这项研究又以专著的形式问世[22]. 在 1949 年, Synge 也独立地导出了三点涡运动方程[23], 不过 Synge 的贡献还在于利用三线坐标对于方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战及战后环境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影响-世界史专业论文.docx
- 二广高速永州至蓝山段路线方案工程地质比选研究-地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战后加利福尼亚州黑人就业状况研究-世界史专业论文.docx
-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二战后日本遗孤管理问题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二战后美国中学科学课程发展研究-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docx
- 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以对台湾地区经济援助为例-国际商务专业论文.docx
- 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外国教育史专业论文.docx
- 二战后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世界史专业论文.docx
- 二战后美国政党与政府关系研究-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论文.docx
- 二维滤波方法的数学原理及其应用-应用数学专业论文.docx
- 二维激光扫描系统中大工作面f θ透镜设计-光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维激光切割路径优化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维激光扫描系统中大工作面f-θ透镜设计-光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二维物理小波标架算法及其在探地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二维热传导方程的Dirichlet边值问题的Galerkin边界元计算方法 计算数学专业论文.docx
- 二维特征提取方法分析-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docx
- 二维电磁场问题的瀑布型多重网格方法-计算数学专业论文.docx
- 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鉴定食管鳞癌N-连接糖蛋白差异表达谱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论文.docx
- 二维特征提取方法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