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视角探究言语幽默的英汉翻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VIP

从目的论视角探究言语幽默的英汉翻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目的论视角探究言语幽默的英汉翻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

从目的论视角探究言语幽默的英汉翻译 作者简介:段金锦,女,1985 年 5 月生,师从成都理工大学何大顺教授, 2010 年 6 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 学位。 摘 要 幽默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能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但更为重要 的是幽默能引起我们对生活、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中西方学者对幽默的研究 源远流长。早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西方学者就开始谈论幽默一词: 在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与此同时,中西方学者也开始 了对幽默翻译的研究。 目的论是20世纪七十年代Hans Vermeer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功能主义的核 心。它指出,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原文和译文的对等,而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起 的作用,这也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因此,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只要译文在 译语文化中的作用等同于原文在原语文化中的作用,那么这个翻译就是成功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幽默,幽默的目的是给人带去欢乐,发人深省,所以只要其 翻译达到了这个目的,它也便是成功的。 幽默有很多种分类,它一般可分为肢体语言的幽默和形成语言文字的言语幽 默。本文着重于言语幽默的研究。由于中英语言的特点不同及文化的差异,言语 幽默的可译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分析影响其可译和不可译的因素,从而在目 的论指导下提出将其不可译转化成可译的策略。作者希望此文能帮助英语学习者 更好地理解言语幽默及其翻译,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在言语幽默是否可译的争论中,作者既承认其可译性,又认可其不 可译性。 2. 目的论认为,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不例外。只要翻译达 到了一定的目的,那么它就是成功的。言语幽默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带来欢 乐,引人深思,那么只要译文达到了这一目的,它就是成功的。因此,文章 试图在目的论的框架指导下,把传统的认为言语幽默的不可译转化成可译。 3. 以《马克吐温精粹》为实例,分析其中出现的言语幽默的翻译,找出 其成功的翻译策略。 iii 关键词:目的论:言语幽默:可译性:不可译性 A Study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Verbal Humor Based on Skopos Theory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Duan Jinjin, female, was born in May, 1985, whose tutor was Professor He Dashun . She graduated fro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major and was granted the Master Degree in June, 2010. Abstract Humor exists in every corner of our life. It can bring us laughter, what’s more important, a humorous expression can inspire us to consider more about life and some social phenomena. The study of humor is a long history. Early in the Platonic and Aristotelian period, westerners began to talk about “humor”. And in China, the word “humor” was first written in Si Maqian’s shiji. Meanwhile, scholars began the translation study of humor and then vebal humor. Skopos theory was advocated by Hans Vermeer in the 1970s, it’s the major principle of functionalism.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riterion of judging a translation is no longer the equivalence of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but its fun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which is also the aim of the whol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