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霍米·巴巴的理论视角对《女勇士》、《喜福会》和《骨》中母女关系的分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摘 要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华裔文学作为中国移民的文学创作产物已经成为了 美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论文筛选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华裔作家作品, 其中包括有汤亭亭的《女勇士》,谭恩美的《喜福会》以及伍慧明的《骨》作为 本论文的研究文本。 这三部作品不仅在华裔文学圈内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广 泛地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此外,这三部作品都曾获得过很重要 的文学奖项,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母女关系是三部作品中的一个共同主题,由于母亲和女儿在小说中分别象征着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这两种不同文化使得大多数的国内外学者和研究 者把目光聚焦在母女关系从最开始的文化冲突到最终的融合这条主线上来。与此 不同,本论文对母女关系这个主题关注其两个问题。其一,本论文将试图解构母 女关系中文化冲突单一的二元对立以及对母女关系最终融合的理想结论提出质 疑。因为她们隶属不同的阶级,母女文化融合的结论本身是乌托邦的。其二, 与众多研究学者不同,本论文在细读文本之后,试图探讨中国母亲的美国性和美 国女儿的中国性。由于中国母亲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定居多年,美国主流文化和 价值观念对她们的感染和熏陶,使得中国母亲彰显其美国性;反之,从小生活在 唐人街和中国家庭的美国女儿,中国传统文化对她们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所以 探讨她们的中国性就变得有意义了。总之,借助霍米 巴巴的杂糅和第三空间的 后殖民理论,通过对《女勇士》,《喜福会》和《骨》这三部作品中的母女关系进 行研究,本论文一方面尝试解构母女关系中单一的二元对和质疑母女关系的融 合;另一方面,通过文本分析证明中国母亲的美国性和美国女儿的中国性。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三位作家的生平及作品,并简述霍米巴巴的
后殖民理论以及学术界对三部小说中母女关系的研究。第二章主要是对母女关系
中的二元对立的解构。首先, 基于对三部作品中母女关系调查研究,论文发现 了学者对此主题的两个普遍误读。其次本章试图解构这两个误读,即对母女关系 在文化方面的冲突建构成的这种二元对立的解构,以及以这种二元对立为前提, 把母女关系的最终融合的定论予以解构。第三章要通过细读文本试图探索中国母 亲的美国性以及美国女儿的中国性。第五章是对论文结论的总结。
关键词:母女关系; 杂糅;中国性;美国性
CONTENTS
ABSTRACT (ENGLISH) …………………………...……………………………….i
ABSTRACT (CHINESE) ………………………………...………………………. ii
CHAPTER
INTRODUCTION 1
A. Introduction to the Three Writers and Works ................................................…...2
Introduction to Homi K. Bhabha‘s Theory …………………….…..……………5
Scholarship on the Mother-Daughter Motif in the Three Works………………..9 D. Thesis Statement…………………………………………………………....…..15
ANALYSIS ON CRITICS’ VIEWS BY DECONSTRUCTING BINARY
OPPOSITION ……………………………………………………………………17
Analysis of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17
Binary Opposition of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18
Limitations of Critics‘ Views on Cultural Difference…………..…………21
Analysis of Mother-Daughter Conflicts ……………………………….………23
Analysis of Reconciliation of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 …………..………..29 1. Utopia of Reconciliation …………………………………………….………29
2. Class Barrier of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 …………………...……………33
HETEROGENEITY OF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38
Chinese Mother‘s Americaness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日本浮世绘中探究具有东方神秘韵味的装饰绘画风格-设计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日本经验透析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策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时空变换看女性沦落-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明清肖像看中国画人物造型观的转变-美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时代作品探寻二胡发展轨迹-音乐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日语教学的视点考察教科书中的称呼语-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春兰股份不当关联交易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民商法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活动解读传播对文化的建构作用-新闻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晋宋时期的庐山诗看山水审美意识的变化-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景观描写看夏多布里昂的宗教情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韩凤群案看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专业论文.docx
- 从非言语行为看“那美”人物形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韩国影视剧的审美取向谈我国的影视创作-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韩礼德三大元功能视角解析《一个孩子的诗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顺从到主导:詹妮斯在兔子四部曲中的形象变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音到义—从声音象征看《诗经》翻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音乐形象看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双钢琴版本的演奏-音乐专业论文.docx
- 从音乐剧的演唱特征研究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的运用-音乐与舞蹈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顺应-关联角度分析美国情景剧《老爸老妈浪漫史》中的刻意曲解现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顺应理论看王熙凤的言语交际策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ppt
- 室外电气管线技术交底.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油气管道工程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填充改性讲义.ppt
- 《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 第04册 平台结构设计完整版.doc VIP
-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pptx
-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曹冲称象的故事1《质量单位的认识》(课件).pptx
-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基本要求 v2.0.1.xlsx VIP
- 基于STM32的自动寻路消防小车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练习题.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