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汉译英国戏剧的研究
田汉译英国戏剧的研究
[摘 要]著名的戏剧作家在田汉在五四运动期间率先引进西方戏剧,并先后翻译了多部著名的西方戏剧作品,其中英国戏剧一共三部――王尔德的《莎乐美》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里分别就三部戏剧做出要论。
[关键词]《莎乐美》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56-01
学贯中西、学识渊博的田汉先生生活经历丰富、复杂,在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田汉先生的艺术观点和美学思想都联系着来自古今中外的多元“源头”,尤其来自西方文化的“源头”。作为中国戏剧的奠基者,田汉尽管受到日本戏剧很大影响,但从其自署要做“A Budding Ibsen in China (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以及暗自以席勒期许2来看,田汉把戏剧的最高范本指向了西方戏剧。田汉一生大量译介了西方戏剧及戏剧理论。其中,英国戏剧共三部,分别是王尔德的《莎乐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及《罗密欧与朱丽叶》,数量虽然在总数上不占优势,但这三部戏剧却在田汉先生早年戏剧创作的过程中占据了不可置否的作用。
一、关于田汉为什么选择了这三部戏剧作翻译
如果说洋务运动开启了“睁眼看世界”的潮流,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引发了“文学向西学”的变革。而事实上,在这个文学向西学的过程中,中国并非直接与西方文学有正面的交接,而是通过了日本这一“中间人”产生了间接的文化上的碰撞。当田汉先生与五四运动时期前后留学日本时,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艺思潮、文学形式便是通过了日本这个窗口进入了他的视野中。此时的中国尚没有形成真正的现代话剧,而日本却己引进西方戏剧并正在自己的舞台上大行其道,这为田汉直接接触现代戏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也正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唯美主义曾一度独占鳌头,而这跟唯美主义对于陈旧的道德传统观念持毫不留情的批判态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因为这恰好于与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反对旧的文化传统观念,张扬自我的时代精神所契合。而唯美主义在西方的领军人物正是《莎乐美》的作者王尔德。
就戏剧思想来说,田汉在受到唯美主义熏染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悲剧观的影响。对于这一说辞,最好的证据便是田汉所选择的莎士比亚的两部戏剧作品《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了译介。
威廉?莎士比亚是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与诗人,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田汉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酷爱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并成为了宣传莎士比亚剧作的先驱者之一。田汉喜爱莎氏的悲剧,不仅出于他个人的爱好,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莎氏的悲剧尤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这种悲剧的体裁更便于表现旧中国黑暗社会中人物与社会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种种原因促成了《哈姆雷特》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田汉笔下的新生。
二、田汉对于三部剧作的理解及其译作的特点
新文学发难期,王尔德即作为世界重要作家被最先介绍到中国,而首先翻译介绍王尔德的唯美代表作《莎乐美》的,正是田汉。
具象分析,《莎乐美》一剧令田汉着迷的不仅仅是精美华丽的辞彩,大胆夸张的意象,以及光怪陆离的布局,和异域情调的氛围,而且让他推崇和向往的还有对爱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以及不畏强暴的反抗意志。田汉为剧中表现出的“以全生命求其所爱,殉其所爱”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更为其中的新女性形象所感动。
田汉正是以诗人的才气、作家的敏锐和评论家的眼光,牢牢地把握住了《莎乐美》一剧那充满诗意的语言风格、奇幻神秘的浪漫气氛以及美与爱、生与死的深刻内涵。田汉对《莎乐美》的钟情更加表现在对其形式和文辞句法的巧妙处理。王尔德的戏剧语言为现代派的语言艺术开了先河,他不尊重传统文学的叙事性结构,不注重语言的表义能力,而是强调语言的声音,以图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感觉效应。
再谈《哈姆雷特》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田汉是将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成白话文的第一人,而这部对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有着里程碑性作用的便是《哈姆雷特》。有资料显示,1920年12月25日,田汉和未婚妻易漱瑜当时都在日本学习。易漱瑜的父亲易梅园是田汉的亲舅舅,湖南老家被反动军阀杀害。次年正月中旬,田汉“闻变后哀愤填膺。待稍稍平静,则取莎士比亚《哈孟雷特》一剧,之以寄其情。舅父兼未来岳父的被害使田汉如丧考批,正如哈姆雷特父王之被害。
而田汉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翻译并不如《哈姆雷特》的译作更尊重原作,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田汉所译的并非莎翁的原作,根据的是日本人平内逍遥的日本译文进而所做的翻译。但由于其不朽的翻译功底,《罗密欧与朱丽叶》仍旧算得上是一部经典的巨作翻译。
三、三部英国戏剧的译作对田汉的创作生涯产生的影响
在田汉早期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