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进展
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进展
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进展。目前,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次级生产力和污染生态学等方面。同时提出今后还应该更深入地进行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红树林恢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并应用大型底栖动物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价。
关键词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 ;综述
中图分类号 Q958.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10.023
Abstract The researches of macrofauna in mangrove areas were reviewed, mainly in macrofauna biodiversity, influencing factors, it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organisms, secondary productivity and pollution ecology. It i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es in the macrofauna biodiversity and communities in the process of mangrove restoration, based on which macrofauna is used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mangrove ecosystems.
Keywords Mangrove ; Macrofauna ; Review
大型底栖动物(macrofauna)是指能够被0.5 mm孔径筛网截留的底栖动物[1]。主要包括扁形动物、部分环节动物、部分线虫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积极的消费者和转移者。因此,深入而持续地开展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对于保护和开发利用红树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1 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湿地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也是主要的消费者。自从人们认识到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重要性后,学者们在不同红树林区相继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例如开展了印度西太平洋[2]、马来西亚[3]、印度西南[4]、智利河口[5]和西大西洋[6]等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从全球几大红树林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量组成可以看出,亚洲红树林中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的物种数量高于其他几个区域,但多毛类动物物种数量较低;印度―西太平洋区红树林内底栖动物多样性高于位于低纬度的西大西洋区红树林[7]。
我国最早对红树林区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的是厦门大学,高世和与李复雪查明了九龙江口红树区底相大型底栖动物172种,主要由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组成[8]。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进展较快,学者们分别对浙江[9-11]、福建[12-19]、广东[20-24]、深圳[25]、香港东部海岸[26]、广西[27-29]及海南[30-35]等地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是构成我国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表1)。至2007年,已报道的中国红树林湿地所有类群动物的种类已有2 165种,其中软体动物门有347种,甲壳纲、多毛纲动物分别有295种和138种。红树林湿地如此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首先得益于红树林为主角的初级物质生产,形成完整而多样的食物关系[36]。
2 影响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因子
由于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岸潮间带,周期性的受到海水浸淹,所以生活于红树林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主要包括温度、海水盐度、pH值、底质、潮位和栖息地红树林植被影响。
2.1 温度
红树植物是喜热型木本植物群落,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以南沿海地区。红树林分布范围平均气温18.5~25.5℃,最冷月平均温度11~21℃,红树林区底栖动物大多属于热带-亚热带暖水性的种类。因此,温度是制约红树林底栖动物分布的因素,如西门岛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春(5月)、夏(8月)两个季节数量分布呈现较大差异,春季各类群数量明显高于夏季,夏季各类群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比春季下降[9]。东寨港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栖息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基本趋势是夏季明显高于冬季[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研真题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13会计学综合(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 VIP
- 2025年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配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 霍尼韦尔 教程及应用Honeywell QCS培训材料.pdf
- 2025年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1套.docx VIP
- 2019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重点更新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最新.docx VIP
- 2024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教案设计.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