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湘医籍及其的研究的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湖湘医籍及其的研究的现状

论湖湘医籍及其的研究的现状   摘要:湖湘医籍是湖湘中医药文化中举足轻重的研究内容。本文从湖湘医籍的概况、发展轨迹及其研究现状等3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湖湘:医籍:研究现状   湖湘医籍是湖湘中医药文化中举足轻重的研究内容,她记载了历代湖南医家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后世精心收集、整理、研究。本文就湖湘医籍的概况、发展轨迹及其研究现状进行论述。   1 湖湘医籍概况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国粹弘扬。作为性命之学的传统中医药,根自炎黄。从秦汉发展,唐宋兴盛,到金元的开拓、创新与争鸣,至明清时期集其大成,以及近代吸收西方医学之后的新发展,祖国医学一直都在奋力前行。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自古便是人才辈出之地,历代名医更是迭出不穷。湖湘医家所著之“医经、伤寒、金匮、温病、诊法、本草、方剂、针灸、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喉科、医史、医案、医话、养生”典籍,几乎面面俱到,实为湖湘中医文化之瑰宝。时至今日,国内外有史可查的古代、近代湖湘医籍519部,其中多数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未能正式出版发行,仅凭传抄辗转,甚至依靠口耳相传。少数获刊行的医籍,也难免在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中有所遗逸。目前能收集到1949年以前的湖湘中医药学著作130余部,其中30余部尚未公开出版,如明代常德医家陈大忠编著的《药性录》、明代芷江名医毛世鸿撰写的《李濒湖脉诀注》与《王叔和脉诀注》、清代永定医家胡光桃编撰的《医方济世》18卷、清代衡山名医桂士元著《医方》数十卷等。这些幸存的医籍是历代湖湘名医名家学术成就和临床实践的高度概括,精心整理、研究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对继承湖湘中医名家的医德医术,传承湖湘中医药文化,发展医疗保健事业,促进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湖湘医籍发展轨迹   2.1 先秦时期   黄帝时期的浮邱子为湖湘医家鼻祖,《石门县志》中有其在浮邱冈种苦荬、于道水洗药的最早记录。这份珍贵的史料是湖湘医学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明。先秦时期湖湘医籍的最高成就是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医书。   马王堆汉墓医书于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共14种,其中包括帛书10种,竹、木简4种。该医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医学基础理论和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很多学者认为,马王堆汉墓医书的成书时间应该早于《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传世的最古老医书,弥补了先秦时期只存理论医籍、缺乏临证文献的遗憾。由于这套医书均未标注作者,无法准确认定其编撰人中哪些属湘医湘人。但从书籍内容来看,大多具有鲜明的湖湘地域特色。例如,在《五十二病方》中,对很多药物都标注了“荆名”,显然为荆楚医家所著;《杂疗方》中,记载了“蜮”致伤的一些防治方法,而“蜮”多生于湖湘水泽之地。可见,马王堆汉墓医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湖南地区医学的发展水平,可归为湖湘医籍的代表之作。   2.2 汉唐时期   这一时期有史记载的湖湘医籍相对较少,倒是有关湖湘名医的传说颇多。如葛洪在《神仙传?苏仙公传》详细讲述了湖南郴州名士苏耽飞身成仙前嘱咐母亲用自家橘树、井水为百姓治疗瘟疫的故事。不过,苏耽只留下了橘井泉香的典故,并没有医著传世。真正千古流芳的湖湘医家医籍是医圣张仲景与他的医学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   东汉名医张仲景虽然生于河南邓州市穰东镇,但其任长沙太守期间,曾择定于每月初一、十五大开衙门,在公堂之上为老百姓把脉问诊,在不断解除民众病痛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他撰著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因特别重视临证经验的归纳、总结而闻名于世,该书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尊为医方之祖。   2.3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著名湖湘医籍渐丰。北宋时期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司理刘元宾,精通阴阳、医药及术数,游历各地,沿途借佛寺、道观等房屋设立诊所,大行医道,医名广播。宋真宗肯定其神奇医术,赐名通真子。刘元宾的主要著作包括《洞天针灸注》《伤寒括要》《神巧万全方》《横天卦图》《注解叔和脉诀》等,这些著作对针灸、伤寒、诊法都有重要贡献。   南宋时期湖湘名医朱佐有《类编朱氏集验方》15卷传世,此医籍为我国成书时间较早、影响较深远的医学方书之一。《类编朱氏集验方》具有以下特色:(1)搜集内容多为南宋前秘而不宣之作,为保留古医籍的珍贵内容做出了卓越贡献;(2)收录了许多经验方,后世临床运用甚广;(3)医案部分包括了作者本人的临证医案及前人遗留下来的验案,使该书成为编撰医案较早的典籍之一。此外,该书中医论、医评、医说等内容及行文也颇具湖湘特色,对后世学习、研究湖湘中医具有重要意义。   元朝著名湖湘医家曾世荣,幼年习文,稍长则师从名医刘思道,以擅长儿科闻名于世。曾世荣将恩师所传方论与诗诀详加编次,再集本人论证和临床方剂于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