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谐音现象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语言谐音现象的研究

网络语言谐音现象的研究   【提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兴起,其中出现了大量的谐音词汇。本文从网络谐音的分类、网络谐音的特点、网络谐音产生的原因三个方面探讨分析网络谐音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谐音;修辞      谐音,指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借助于音同或音近的词汇特点来表情达意,从而增强表达效果的语言现象,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社会生活当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网络谐音词汇,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网络语言当中的谐音现象。   一、网络谐音的分类   (一)词语谐音   网络语言当中有大量的普通话谐音词汇:“杯具”谐音“悲剧”。谐音悲剧,充满了幽默、调侃意味,使人看了心情愉悦,倍感轻松。 “童鞋”谐音“同学”,幽默、搞怪,而且给人一种很可爱的感觉。类似的谐音词汇还有:赶脚――感觉,桑心――伤心,河蟹――和谐,围脖――微博等。谐音词汇形象生动,用它来代替原词往往能够取得不一样的效果。方言词语谐音:方言由于其亲切、自然的特性,被网民大量使用,常见的方言谐音词汇有:“灰常”谐音“非常”,“去屎”代替“去死”,稀饭――喜欢,银、淫――人,有木有、有米有――有没有,粉――很,素――是,偶――我,亲耐的――亲爱的等。   (二)英文单词谐音:   汉语词汇系统里有不少借词来表达外来新鲜事物,如coke――可口可乐,sofa――沙发,coffee――咖啡等。而在网络语言当中,不少词汇原先在汉语词汇系统里是有原词的,比如“download”在汉语中有“下载”与之对应,而网友却喜欢用“当”来表达该意思。“mark”在汉语中是“标记”之意,网友们会用“马克”来表达。“my god”是老外惊叹时的常用语,在汉语里,网友们却用“卖糕的”来谐音表示。这些新创造的英文单词谐音,有些虽然音近,但是在理解上却存在不少阻碍。   (三)字母谐音:   字母谐音可分两种:英文字母谐音、汉语拼音谐音。汉语拼音谐音,即直接用汉语拼音做谐体。这类字母有不少:GG(哥哥)、JJ(姐姐)、BT(变态)、ZF(政府)等,现在也经常看到网友们直接用“hehe”、“haha”来代替“呵呵”、“哈哈”,因为打字的时候,输入法一时来不及切换,直接输入英文字母了。也有一些网民追求新奇、独特,故意采用英文字母的形式,达到奇异的表达效果。英文字母谐音,它的源体为英文,用字母谐音后显得更为简洁、方便。例如,“U”――“you”,“ R”――“are”,“Q”――“cute”,它们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用简略的字母表示整个单词,避免了多个字母输入的繁琐。   (四)数字谐音:   在网络语言里有一些数字词语谐音,大概有以下几种:招呼语,比如“886(拜拜喽)”、“88(拜拜)”、“3166(沙扬娜拉)”,网民们在聊天结束时常常采用这种简略的告别语,通俗、方便;日常用语,比如,“9494(就是就是)”,“8147(不要生气)”“1314(一生一世)”等,还有表示拟声的数字,“5555(呜呜呜呜)”等。数字谐音其实对应关系不是特别明显,重在整体对应,并非一一对应,像“0”可以对应汉语中的“零”、“你”、“了”、“人”等,数字谐音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进行较为随意的创造,大体音近即可。   (五)混合谐音:   混合谐音,即采用字母、数字、符号混合的方式谐音。有些词语的最简谐音方式在单一的谐音方式里仍然使用不便,于是杂糅了多种方式一起谐音。这种谐音比较常见的有,8错――不错,3Q――Thank you,谢谢,+U――加油,M国――美国等。混合谐音虽然会比较难以阅读,但非常抢眼。如果说用汉语字词和外语词谐音,这样的网络语言还是花样有限,那么用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类谐音的方法则有无限组合,而且绝无重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个性表达”的需求和欲望。   二、网络谐音的特点   本文从网络谐音与传统谐音比较的角度,得出网络谐音的特点:   (一)随意性   谐音这种修辞方式在汉语使用中历史悠久,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谐音的方式随处可见。如《诗经》:“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李白吟:“春风知别苦,不谴杨柳青。”因为“柳”和“留”相谐,所以借用“柳”,暗示惜别情怀。如此一来,含蓄隽永之意,跃然纸上。《红楼梦》中亦是出现大量的谐音现象,“甄士隐”实为“真事隐”“贾”实为“假”;在日常生活中有:他是“气管炎”(妻管严),年年有鱼(余),泥菩萨洗脸――失( 湿) 面子。传统谐音要求较为严格的语音相近,且文化韵味浓厚,被人们认可与长期使用,而网络语言谐音较为随意,网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创造,只要在语音上音同、音近即可,为达到幽默、新奇的效果,有时候为了谐音而谐音。   (二)时代性   网络语言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