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学的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零丁洋教学的设计

过零丁洋教学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   (二)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赏析诗歌名句,理解诗歌内涵。   (二)培养学生品味语言及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精讲点拨法、鉴赏评论法   四、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   (课件展示)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这是陆游临终时写给自己儿子们的遗嘱,(齐读)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表达了诗人真挚的爱国热忱。   2.那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又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他的诗歌《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走进诗歌   1.初读诗歌,注意正音和节奏。   2.赏析尾联   (1)哪一联最能体现诗人的爱国情怀?   (师生齐读尾联。)   (2)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誓死报国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激昂,高亢。   (生再次齐读尾联。)   (4)仿写   (课件展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听到谭嗣同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人革命的意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陆游在风吹雨打的深夜仍然想着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________。   示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屈原因国都破灭、无力回天而自投汨罗,以死明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感受到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赤诚之心。   3.那么,文天祥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书写了这样的千古绝唱的呢?赏析前三联。   (齐读前三联)   (1)背景简介   (课件展示。)   文天祥,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人。他20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   (2)读首联,然后思考:   ①首联写了哪两件事?   明确: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   ②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明确:“辛苦”、“寥落”。   ③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明确: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   ④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   (读出了一种凄楚的味道。)   4.颔联   (1)颔联两句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明确:用了比喻的修辞。“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形象的写出了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2)南宋王朝覆亡在即,命运就如风中飘荡的柳絮一样,已经无可挽回。   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3)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国破家亡的悲哀的情感呢?   语调低沉,语速要慢。   5.颈联   (1)颈联曾被人们视为这首诗的千古奇对,你们能说说它奇在哪里吗?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2)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   (三)感悟文本,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任选角度,给《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一句诗句赏析。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