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汉语大词典〉的研究
评〈汉语大词典〉的研究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研究》特色价值
迄今为止,有关《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硕了。“据统计,《大词典》出版以来,直接以其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有十余部,论文千余篇。”[1]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李申先生等著的《〈汉语大词典〉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是一部很有分量、很有特色的论著。
《研究》正文共有“引言”“《大词典》特点简论”“《大词典》订补”“《大词典》未收词语例释”“关于《大词典》修订的理论探讨”“结语”等六部分,核心内容又可以概括为两部分,一是关于《大词典》的具体订补,二是关于《大词典》修订的理论探讨。由于作者长期从事相关研究,既有扎实的语言学功底,又有良好的辞书学素养,因而订补词典疏漏,实事求是,可信度高;探讨修订理论,高屋建瓴,实用性强。
一
订补《大词典》疏漏无疑是全书的重点。具体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订正《大词典》现有条目中的疏误;二是补充《大词典》未收录的词语。第一项内容从“释义不确”“义项不全”“例证晚出”“缺少书证或书证不充分”“词形不全”“引文有误”“其他失误”等七个方面对《大词典》进行全面排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提出订补意见。其中释义问题343条,书证问题811条,立目问题61条,其他问题138条,总计1353条。第二项内容补充并考释《大词典》未收录的词语,共171条。两项合计1524条。可见,《研究》对《大词典》的订补,面非常宽,涉及词典编纂的方方面面;量也非常大,只有长期钻研、全面排查才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 重视近代汉语语料
作者认为,“衡量一部大型历史语文辞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是否充分地反映了近代汉语词汇的面貌”,而“以往的大型历史语文辞书在编纂中普遍存在着重雅轻俗、贵远贱近的倾向”,故把订补近代汉语条目作为研究重点。《大词典》内容极为丰富,凭个人之力,要对所有条目都进行考察和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作者长于近代汉语研究,而《大词典》在近代汉语词语收释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问题也比较多,所以该书把近代汉语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这种策略是对的。如谓“和缓”可泛指医生、“道长”可指御史官员、“不耐烦”有“身体不适”义、“制度”有“安排,处置”义、“气质”有“脾气,性气”义、“朦胧”有“欺骗”义、“郑重”有“重视”义、“问诸水滨”有“投水自尽”义、“端然”有“依然,仍然”义、“总然”有“总是,一直”义、“做”有介词“替,为”义、“同”有介词“替”义等,见解新颖,结论可靠,支撑语料就是近代汉语。再如“气死风(风灯)”“显微镜”“窝窝头”“穷光蛋”“开后门”“酒精”“风车”等,《大词典》或举现代作品例,或未举例,《研究》谓书证可提前至清代,靠的也是近代汉语语料支撑。
2. 善于用方言作佐证
《研究》在“词语考释上除重视书证外,特别重视征引方言口语活的语言材料”。造成辞书失误的原因很多,古今语言隔阂,文献材料不足,都会导致误解或费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借助活的方言,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作者正是这样做的。如《大词典》“阿搂”条:“揉搓。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抖搜的宝钏鸣,?]?u的云髻松,阿搂的湘裙皱。’”作者认为释义有误,这几句写柳翠将被斩、被“吓杀”的情景,“抖搜”“?]?u”“阿搂”均为颤抖貌。今徐州一带仍说“阿搂”,音近似“合搂”,正是晃动、抖动、搅动义。又如《大词典》“割闹”条:“方言。指碎草,细料。”作者认为释义不够准确,“割闹”不是碎草或细料,而是碎草、树叶等混杂物,也写作“各闹”。《聊斋俚曲集?慈悲曲》第四回:“见哥哥已咱把各闹打扫了一大堆,还在那里扫。”董遵章释曰:“各闹,带尘土的碎草残叶。”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编》:“各闹,碎柴草。”并其证。再如《跻春台?巧姻缘》:“你去买少妻,反得老东西,看你这个人,还是点儿低。”同书卷三《心中人》:“爹爹呀,未必然,点儿低疾病临时变了症。”“点儿”“点儿低”是什么意思?作者根据东北方言释“点儿”为机遇、运气,释“点儿低”为时运不济,文献、方言互证,说服力就很强。
3. 辨析词义精细准确
《大词典》是精品辞书,要找出并纠正其中存在的差错,难度可想而知。《研究》借助搜集到的第一手语料,综合运用各种训诂方法,发现和解决了许多问题。作者往往从细微处入手,辨难释疑,得其真诠。例如,《大词典》“哑酒”条:“俗谓哑巴酒。喝酒而不行令猜拳。”作者认为,释义过窄,应是喝酒而没有游艺助兴。因为古代不唱曲、不玩武艺而喝酒也可称“哑酒”。“芳名”条:“……②对他人名字的美称。”作者说,释义过宽,“他人”可指女人,也可指男人,但男人的名字不能称“芳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