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哲塾缂的研究述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文哲塾缂的研究述略

赵文哲塾缂的研究述略   摘 要:赵文哲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乾隆二十七年入仕,任内阁中书。三十三年因事被免职,跟随征缅大军出征西南。他一路所经之处,风俗之?m诡、山林川莽之险怪,烽烟炮石之可骇可愕,皆前人目所未经,文所未及。文哲将这一路的景、物、事写进他的诗,集结为这部《?塾缂?》。诗集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山水风光、地域风物和战事的三类诗。赵文哲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再现了沿途新奇险怪的自然风光,展示了云南、缅甸之地的物产民俗,细致地描写了边塞战争状况。这些诗作,作为研究西南及缅甸地区自然、人文风貌的参考材料,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赵文哲 《?塾缂?》 西南 缅甸   一、赵文哲其人及《?塾缂?》概况   赵文哲,字升之,号璞函,江苏上海人,“吴中七子”之一。文哲天才英敏,少有盛名,于文无所不工。乾隆二十七年(1762),皇帝南巡召试,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1]。乾隆二十九年(1764),又任职军机房,在军机章京上行走[2]。入仕两年,竟做到皇帝的宠臣,仕途可谓一片光明。然而,乾隆三十三年(1768),却因原任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查抄案被免职,同时获罪的还有纪昀、王昶等人。这给意气风发的赵文哲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时大军征缅甸[3],云南总督阿桂奏请文哲随军,掌书记一职。文哲慨然辞家,匹马短衣,踏上离京之路,一路向南,由楚之黔之滇之缅。乾隆三十四年(1769),赵文哲跟从经略大学士傅恒出关,经过猛养[4]、猛拱[5],攻老官屯[6],十一月,缅甸投降。乾隆三十六年(1771),大军入关准备平定大小金川[7]叛乱。将军温福与阿桂分兵,正督师征金川,见到文哲后甚是欢喜,将文哲招进幕府。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军攻占小金川,小金川之乱遂平。文哲因功复中书一职,又授户部主事,仍随营治事。三十八年(1773),温福率兵进军木果木[8]。六月,小金川降者叛,与金川合抄后路,文哲不肯舍帅逃命,与温福一起壮烈殉国,年仅49岁。   我们现在常见的《?塾缂?》是乾隆五十四年的影印本,被收录在《续修四库全书?集部??e集类》。《?塾缂?》共十卷,是赵文哲从军西南时期作诗之合集。卷一主要收录了诗人从京师出发,途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所作之诗,卷二到卷八主要是在云南、贵州、缅甸所作之诗,卷九、卷十是缅甸投降后返回四川所作之诗。这些诗包括了山水诗、咏物诗、怀古诗、叙事抒情诗、唱和诗等众多题材。正如诗人的好友王昶在诗集的序言中称其“舟车戎马所至辄为诗”,“其取材也富,而见于篇什者肆而奇”。在众多诗作中,笔者选取其中较有特色、值得关注的三类诗――山水风光诗、地域风物诗、战事诗作一概述。   二、山水风光诗   《?塾缂?》中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占绝大多数。诗人从京师出发,一路经过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缅甸,最后返回四川,饱览了沿途的大好风光,留下了数量颇丰的山水诗。如:《早春昆明池[9]眺望作》“极目烟波万顷宽,汀花堤柳??余寒。环城诸水春方涣,夹岸群峰晓自盘。”写了早春时节诗人驻足昆明池眺望的情景。放眼望去,烟雾笼罩在茫茫水面上,岸上红的花,绿的柳,在微寒的春色中摇曳。春城山水环绕,春意撩人。诗歌意境开阔,有着很强的画面感,令人心旷神怡。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描写景物,重视对颜色的描写。“白沙碧波抱幽渚”(《宿南堤河即事》)、“烟波如画碧纷纷”(《泊襄阳同述?》)、“碧波翠?t一程程”(《自汉水放舟南下即事二首》)等诗句对景物颜色的描绘,营造了一幅幅美的画卷。   同时,诗人多采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景致。如:“沧浪之清如碧苔,昨日浓阴今始开”(《沧浪水》)、“溪石如乱云,一望三四里”(《过洪江市》);“石如群羊眠,所喜角不耸”(《将至沅陵过诸滩作》)、“嵌??圆如厂,穴壁方似?ァ保ā蹲园咨程仓涟琢?岩所见石壁甚奇纪诗二首》)、“盘盘积圆廪,圪圪排高墉,蹲蹲兽攫物,矫矫禽??空”(《崖石》)、“立者啼怪豕,卧者瞰馋虎,大者亘数亩,锐者卓一柱”(《行绝险处》)。   然而,沿途不仅有旖旎、新奇的风光,更有各种滩、岩、峰,使诗人常常置身艰险的处境。如:卷一《薄暮上连州滩,水石险恶,急流处忽断一纤,舟倒退不能止,述?C遣人助挽始得上》:“并力绝险处,失势竟一落。嗟此脱缆舟,退若蛇赴壑。瞬息二三里,铁鹿不能泊。”写出了诗人过连州滩,因水流湍急,牵引船只行进的缆绳断裂,船只如同蛇赴壑一般,一下子竟倒退二三里,其情况之危急可以想见,给船上岸上的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退若蛇赴壑”运用新奇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逆水行舟时,船只没有了外力的牵引,急速后退的场景。“瞬息二三里”,极写船只倒退之快。再如:《下马膊子山,山路险滑特甚,马失足而我足亦伤,作此自慰》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诗人途经山路的艰险。《虎子矶》:“崩??何太逼,著趾不容两。可怜一失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