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诗词题跋的研究.docVIP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诗词题跋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诗词题跋的研究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诗词题跋的研究   摘 要:明代画家陈洪绶的《隐居十六观》图册共计20页,前四页为陈洪绶自标画目、题画诗词及题跋,后十六页为十六幅表现文人隐居生活的白描人物画。其中图册前四页共有画家自标画目十列、七言绝句两首、五言绝句一首、词一阕、题跋五句。这些诗词题跋透显出陈洪绶对隐逸生活的不舍与眷恋以及一心向佛又懊悔今生希冀来世的消极修佛态度。   关键词:陈洪绶 隐居十六观 诗词 题跋   明代画家陈洪绶的《隐居十六观》图册作于1651年,是陈洪绶逝世前一年的作品。图册为纸本,共计20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册前四页为陈洪绶自标画目、题画诗词和题跋,后16页各为一幅描绘文人隐居生活的白描淡着色画。16幅图各有用典,当中援引了庄子、刘辰翁、苏轼、陶渊明、班孟、宗炳、孙楚、魏野、李白、鱼玄机等人的诗文事迹。①   一、《隐居十六观》图册诗词题跋概况   《隐居十六观》图册第一页为作者题识。本页书法共十列,大标题“隐居十六观”五字书于本页首列位置,所用字体清楚醒目。册页内16幅画目之名称依照次序两两一组排成八列整齐的书于大标题之后,各列之间的间距约略相等。此16画目清晰的标示出图册后16页中各幅作品的小标题,依次为:访庄、酿桃、浇书、醒石、喷墨、味象、漱句、杖菊、?妊狻⒑?沽、问月、谱泉、囊幽、孤往、缥香、品梵。最后一列为作者的题记:枫?G洪绶标记。(见图一)   图册第二、三、四页为作者的题画诗词,共有七言绝句两首,五言绝句一首,词一阕。(见图二)   题画诗词:   七言绝句其一:   老莲无一可移情,   越水吴山染不轻。   来世不知何处去,   佛天肯许再来生。   七言绝句其二:   贫儿劣得买秋光,   一片肝猪酌草堂。   着意欲忘离乱事,   重阳不见报重阳。   五言绝句:   劈阮秋?G月,   吾生自可为。   难将一生事,   料理水之湄。   词:   山水缘,?q未断,   朝暮定香桥畔。君去蚤来时,   看得芙蓉一半。   青?_,青?_,   乞与老莲作伴。   跋:   辛卯八月十五夜,   烂醉西子湖,   时吴香扶磨墨、卞云裳吮管授余。   乐为朗翁书赠。   洪绶。   末幅《品梵》款云:   洪绶画赠石天先生,时辛卯中秋。 (见图三)   二、《隐居十六观》图册诗词题跋解读   第一首七言绝句,“老莲无一可移情,越水吴山染不轻。来世不知何处去,佛天肯许再来生。”其中的“移”指的是变易,改变。“情”为志向,意志,又指主观愿望。“染”是牵连。“轻”是分量不大,与“重”相对。“老莲”是陈洪绶之号。“无一可移情”表明一心向佛,没有任何外物可使自己改变志向、变易情志。“移情”一词的使用,古已有之。《乐府解题曰水仙操》:“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 ②《四六法海》:“六辅殊风,五方异俗,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 ③“越水吴山”泛指画家晚年所居住地方的人、物。所谓的“染不轻”即指老莲本人与此地人、事、物牵连众多,对之前的隐居生活有着深深的眷恋。“来世不知何处去”是设问,即将往生何处?于六道轮回之苦,陈不敢奢望今生即得解脱,而是忐忑的认定自己修为不够,没有可能在今生证得菩萨果或是佛果,甚至于不够自信在来生仍得以于六道之中继续转世为人。此句或亦有醒悟到没有足够珍惜可为人的此世之意,即没有在此世破迷执,待醒悟时,时间怕已是不够了。“佛天肯许再来生”即并未奢望能够在今生即可修得如意的果报,希望可以在来世继续完成。《宝纶堂集》里经常有类似“来世完忠孝,今生守道心”以及“岂望今生会,将图来世便”之句,这些语句都表明了老莲的消极修佛态度,即对今生不敢抱太多希望,而将之寄托于来世,希望可以重新再来,有祈求、忏悔之意。   第二首七言绝句,“贫儿劣得买秋光,一片肝猪酌草堂;着意欲忘离乱事,重阳不见报重阳。”其中的“劣”为调皮、淘气。也指弄坏,搞错。“得”是助词,用于动词后面,表示可能、能够。“买”是招惹,引起。博取,追逐。“酌”为斟酒劝饮。“着意”是集中注意力,用心。“贫儿劣得买秋光”可能指怀念自己儿时并未好好珍惜秋天的美好。“一片肝猪酌草堂”一句比较难解,疑似在草堂之中斟酒自饮佐以肝猪下酒。“着意欲忘离乱事”指用心去忘记甲申之变带来的亡国之痛及自己身为明遗民而未能殉节的尴尬处境。“着意”一词古已有之,《楚辞?九辩》:“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④朱熹集注:“著意,犹言著乎心,言存于心而不释也。” ⑤另,关于“离乱事”,朱彝尊另有记载,朱谓陈往往“醉后语及身世离乱,辄恸哭不已。”⑥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称“老人节”,也称“踏秋”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